首页 > 科幻次元 > 我成了异世界唯一神明!包工头? > 第23章 畸变研究与“可控疯狂”

第23章 畸变研究与“可控疯狂”(2/2)

目录

最令人不安的发现来自林翼。他主动请缨,深入调查地精畸变事件。凭借对能量波动的敏感(或许是之前作为“秩序使者”的残留),他发现那些畸变地精并非完全失去理智。在癫狂的表象下,他们的意识深处回荡着一种混乱、痛苦,却又带着某种……对某种“源头”的扭曲向往的呓语。他冒险用精神感应接触,差点被那疯狂的意念洪流吞噬,但也带回来一个模糊的词语——“猩红摇篮”。

陈默开始了大胆的实践——尝试“可控疯狂”。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规则较为简单的山谷作为试验区。他不再试图完全净化那里的畸变,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

· 定向催化: 他利用“规则微调”,轻微放大该区域金属元素的活性,并引入微量的、经过处理的“净化者”残骸能量信号。结果,那里生长的嗜血藤蔓,其金属化特性变得更加显着,并且攻击性主要指向陈默设置的、模拟“净化者”能量特征的靶子,而对具有生命气息的玩家攻击性降低。

· 特性剥离与强化: 他尝试将那只金属掘地虫捕获(付出了不小代价),在实验室中,他并非杀死它,而是用世界权限缓慢剥离其攻击性和部分混乱意识,同时强化其金属甲壳的防御特性和掘地能力。最终,他得到了一只略显呆滞,但防御力惊人、可用于隧道挖掘和加固的 “驯化畸变体”。

· 信息素研究: 他分析那些致幻蘑菇的孢子,成功分离出了致幻成分和一种能够干扰低级能量传感器的新型信息素。后者经过提纯和稳定化处理,可以制成小范围的能量伪装烟雾弹。

成果是显着的,但风险也无处不在。一次引导实验失控,导致山谷内植物过度畸变,产生了具有精神攻击能力的妖花,不得不由陈默亲自出手,动用“物质重构”将其彻底湮灭。另一次尝试剥离畸变地精的金属尖刺时,差点引发其生命结构的全面崩溃。

陈默清楚,自己是在刀尖上跳舞,在疯狂与秩序的边界进行着危险的实验。但这是快速获得对抗Z-17资本的最有效途径。他需要力量,需要打破常规的力量,哪怕是……扭曲的力量。

Z-17的观测始终如影随形,记录着这一切。陈默能感觉到,对方的态度从最初的警告,逐渐转变为一种更复杂的、带着评估与计算意味的注视。而“彼岸行者”的目光,则似乎……更加饶有兴致了?

就在陈默初步掌握“可控疯狂”的技巧,准备小规模应用于神域防御时,Z-17的新一轮“测试”,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到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