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914章 辅西征老臣献奇策 定河中智勇安民心

第9914章 辅西征老臣献奇策 定河中智勇安民心(1/2)

目录

花剌子模启战端,万里西征路途难。

老将献计破坚城,智勇双全定河中。

招抚民心施仁政,保全工匠显远见。

一代名臣安社稷,功在千秋泽后人。

1219年的春天,蒙古草原上战云密布。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畔举行盛大誓师仪式,二十万蒙古铁骑整装待发。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的消息,如同野火般传遍草原,点燃了每一个蒙古战士心中的怒火。

在出征的队伍中,年过半百的博尔术格外引人注目。虽然鬓角已经斑白,但他的目光依然锐利如昔,身姿挺拔如阿尔泰山的雪松。成吉思汗特意将他安排在身边,担任西征大军的总参赞。

博尔术,行军途中,成吉思汗与这位老友并辔而行,这次西征,我们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土地和城池。你有什么看法?

博尔术沉思片刻,答道:大汗,西方城池坚固,与我们草原上的战斗完全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在于扬长避短。我们的骑兵机动性强,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

大军行进至额尔齐斯河畔时,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如何渡过这条宽阔的大河。年轻将领们主张强渡,博尔术却建议:可以先派小股部队侦察,找到水流较缓的河段。同时征集当地渔民的船只,制作筏子。

这个稳妥的建议被采纳,蒙古军顺利渡河,保存了全军实力。

1219年秋,蒙古大军包围了花剌子模边境重镇讹答剌。这是蒙古军遇到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坚城。城墙高达十丈,护城河宽阔,守军装备精良。

在第一次军事会议上,术赤、察合台等年轻王子主张立即强攻。博尔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诸位王子请看,他指着城防图说,讹答剌城墙坚固,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不如先扫清周边小城,断绝其外援,再围而不攻,待其粮草耗尽。

成吉思汗采纳了这个建议。蒙古军分兵攻占周边城镇,将讹答剌完全孤立。两个月后,城中粮尽,守军不战自溃。

接下来的不花剌城更是难攻不落。这座城市不仅城墙坚固,守军还配备了先进的投石机和弩炮。蒙古军连续发动数次进攻都未能得手,伤亡颇重。

一天深夜,博尔术独自登上附近的山丘,观察城防。他发现守军虽然装备精良,但部署呆板,缺乏应变能力。次日,他向成吉思汗献计:陛下,我们可以佯攻东门,吸引守军主力,然后以精锐突击西门。同时派人在城外散布谣言,动摇军心。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蒙古军声东击西,一举攻破不花剌。此战后,博尔术的声望在军中更上一层楼。

然而,随着战线的拉长,蒙古军开始面临严重的补给问题。从中亚到波斯,漫长的补给线时常被切断。一些年轻将领产生了急躁情绪,主张速战速决。

在撒马尔罕城下,一场激烈的争论在军事会议上爆发。

我们应该立即发动总攻!一位年轻将领激动地说,我军士气正盛,一鼓作气必能破城。

另一位将领反驳:城中守军数万,城墙比不花剌还要坚固。强攻要付出多大代价?

就在争论不休时,博尔术缓缓起身,帐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身上。

陛下,博尔术向成吉思汗躬身行礼,我军远来,利在速战,这是事实。然则,强攻虽可下城,伤亡必重。更关键的是,即便攻下城池,若民心不附,我们前脚离开,后脚就会叛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