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2章 初掌权整肃军纪 征李璮初露锋芒(2/2)
二月的一个清晨,一骑快马飞驰入城,送来紧急军情:山东军阀李璮起兵反叛,已占据济南,声势浩大!
李璮本是南宋降将,被蒙古任命为山东行省大都督。他见忽必烈刚刚即位,地位未稳,便趁机举兵,企图割据一方。
忽必烈闻讯大怒,立即任命亲王合必赤为统帅,调集各路兵马前往征讨。张弘范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顺天路精兵五千随征。
临行前,张弘范特意去拜访了老师郝经。郝经叮嘱道:李璮此人,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然其盘踞山东多年,根基深厚,不可轻敌。用兵之道,当以智取为上。
张弘范铭记在心。次日,他率领部队启程南下。时值春末,沿途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惨状令人心痛。张弘范对部下说:看见了吗?战端一开,受苦的总是百姓。我们此去,务必要速战速决,早日平定叛乱。
五月,元军主力抵达济南城外。李璮闭城固守,凭借坚固城防负隅顽抗。
合必赤召集诸将议事,商讨破城之策。多数将领主张强攻,唯独张弘范提出异议:济南城高池深,强攻必然伤亡惨重。不如围而不攻,断其粮道,待其自乱。
然而急于求成的合必赤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下令全军猛攻。果然如张弘范所料,元军在城下损失惨重,连攻七日未能破城。
这天深夜,张弘范巡视军营,发现城南一处营地灯火稀疏,守备松懈。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李璮故意示弱,意在诱敌。
次日再议军情时,张弘范向合必赤献计:末将观察多日,发现叛军虽众,但部署不均。城东南兵力薄弱,若能从此处突破,必可搅乱敌军部署。
合必赤这次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他率精骑一千,伺机突袭。
六月十五日黎明,大雾弥漫。张弘范亲率精锐,悄悄绕至城东南。果然如他所料,这里的守军戒备松懈。
将士们!张弘范举槊高呼,报效国家,正在今日!随我冲啊!
他一马当先,突入敌阵。元军骑兵如猛虎下山,瞬间冲垮了叛军防线。张弘范在乱军中一眼认出李璮的帅旗,直取中军。
李璮没料到元军会从此处突破,仓促间难以组织有效抵抗。张弘范率军左冲右突,生生将叛军阵型搅得大乱。混战中,他一槊刺中李璮坐骑,险些生擒叛将。
这一战,虽然未能立即攻破济南,但重创了叛军主力,动摇了守军士气。两个月后,城中粮尽,李璮众叛亲离,终被平定。
平定李璮之乱的捷报传到开平,忽必烈大喜过望,特意下诏嘉奖有功将士,并召张弘范入京觐见。
十月,张弘范抵达大都。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正在兴建的都城,也是第一次面见这位开创大元盛世的君主。
在巍峨的大明殿内,忽必烈端坐龙椅之上。张弘范依礼参拜,举止得体。
张爱卿平身。忽必烈声音洪亮,朕听闻你在济南之战中英勇非凡,可有此事?
张弘范从容应答:启禀陛下,此战全赖陛下天威,合必赤亲王指挥有方,将士用命。微臣不过尽本分而已。
忽必烈满意地点点头,又问起整肃军纪之事。张弘范便将自己在顺天路的施政娓娓道来,特别强调了军纪严明则民心归附的道理。
说得好!忽必烈击节称赞,朕常听刘秉忠等人说,治天下必行汉法。今日听卿一席话,方知此言不虚。
临别时,忽必烈特意赏赐张弘范金符一面、宝马一匹,并叮嘱道:卿年少有为,好生努力,他日必成大器。
退出大殿时,张弘范遇见了中书省平章政事廉希宪。这位以廉孟子着称的畏兀儿名臣微笑着对他说:张将军今日应对,深得圣心。望将军永葆初心,以天下苍生为念。
返回驻地的路上,张弘范回想面圣的经历,心潮澎湃。他深知,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个新兴王朝的核心视野,未来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布满挑战。
夜幕降临,张弘范在驿馆中展纸磨墨,给老师郝经写信:...学生今日得蒙圣眷,深感责任重大。定当以古人为鉴,兢兢业业,不负师恩...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这个在战火中历练成长的年轻将领,正以他的才智与勇气,一步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而大元王朝的统一大业,也在这些年轻才俊的辅佐下,徐徐展开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