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902章 初掌权整肃军纪 征李璮初露锋芒

第9902章 初掌权整肃军纪 征李璮初露锋芒(1/2)

目录

元宪宗六年(1256年)春,张府庭院内的老槐树刚刚吐露新芽。十九岁的张弘范正在书房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忽闻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九弟,速来前厅!来人是张弘略的亲随,大帅有要事相商。

张弘范整衣敛容,快步来到前厅。只见兄长张弘略身着官服,神色凝重地在厅中踱步。

弘范,张弘略停下脚步,刚接到急令,命我即刻北上赴大汗驻地述职。此去路途遥远,归期难料。顺天路的军政要务,我意由你暂代。

张弘范心中一震。顺天路地处要冲,辖下军民数十万,更驻有蒙古汉军数万之众。以他十九岁的年纪,代理如此重任,实在非同小可。

兄长,小弟年轻识浅,恐怕...

不必推辞。张弘略打断他的话,父亲常说你见识不凡,郝先生也对你赞誉有加。这些年来你随我处理政务,早已显露出过人才能。况且...他压低声音,如今局势微妙,交给旁人,我实在不放心。

三日后,张弘略启程北上。张弘范第一次坐在顺天府衙的正堂上,望着堂下肃立的文武官员,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暗下决心定要有所作为。

张弘范代理政务的消息很快传开。府衙中的一些老吏见他年轻,不免存了轻视之心。更有几位蒙古千户,自恃战功,对这位年轻的代理总管不以为然。

一日,张弘范正在批阅文书,忽闻衙门外人声嘈杂。不多时,亲兵来报:启禀总管,有百姓状告蒙古兵抢夺民财,毁人房屋。

张弘范立即升堂问案。只见堂下跪着几位衣衫褴褛的百姓,个个面带悲愤。为首的老者泣诉:大人明鉴,昨日一队蒙古兵闯入小老儿家中,抢走仅有的存粮,还打伤了小老儿的儿子...

与此同时,被控告的蒙古百户长兀良合却满不在乎地站在堂下,丝毫不把这场诉讼放在眼里。

张弘范沉声问道:兀良合,百姓所言可否属实?

兀良合漫不经心地回答:总管大人,弟兄们征战辛苦,取用些粮草也是常事。这些汉人小题大做...

住口!张弘范拍案而起,军纪严明,方能得民心。你等抢夺民财,毁人房屋,还敢强词夺理?

他当即下令:将兀良合杖责二十,扣除三月军饷,赔偿百姓损失。若有再犯,定不轻饶!

这道命令一出,满堂皆惊。蒙古将领在地方上一向享有特权,从未受过如此严厉的处罚。

张弘范严惩兀良合的消息,很快在顺天路驻军中传开。多数汉军将领拍手称快,而一些蒙古将领则愤愤不平。

三日后,张弘范召集所有千户以上将领议事。他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众将,朗声说道:

国家应有法制,令行禁止。我军将士,无论蒙汉,皆应遵守军纪。自今日起,凡有抢夺民财、欺压百姓者,一律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一位名叫秃满的蒙古老将就站了出来:张总管,我蒙古将士随大汗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你一个汉儿,竟敢如此对待功臣?

场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将都屏息凝神,想看看这位年轻的代理总管如何应对。

张弘范不慌不忙,从容答道:秃满将军,治军无分蒙汉,只论法纪。请问将军,军纪不整,何以服众?军心不服,何以征战?

他走下点将台,来到秃满面前:将军可记得成吉思汗的札撒?大汗立下军规:掠夺要均分,临阵不得退。正因军纪严明,我蒙古铁骑才能所向披靡。如今我们若纵容士卒扰民,岂不是违背了大汗的训诫?

这番话既维护了蒙古传统,又申明了军纪的重要性,说得秃满哑口无言。

张弘范又转向众将:诸位,我们驻守此地,保境安民是首要职责。若连本地百姓都不能保护,还有什么脸面称军人?

他随即颁布了《整军敕令》,详细规定了军队驻防、操练、征调等各项纪律。同时设立巡查使,专门查处违纪事件。

一个月后,顺天路的军纪明显改善。百姓们纷纷称赞:张公子年纪虽轻,办事却极有分寸,真乃我等之福。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中统三年(1262年)。此时的张弘范已经二十五岁,在顺天路政绩卓着,声名远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