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4章 叔侄诀别传衣钵 少年继位担乾坤(2/2)
在继位后的第一个雪顿节,八思巴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当各教派为法座排序争执时,他命人抬出五谷斗斛,将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蚕豆混作一处:谁能分而复原?在众高僧束手无策之际,他轻摇金刚杵,五种谷物自动归位,更奇妙的是斗斛外缘显现出汉、蒙、藏三体书写的字样。自此,五谷辩经成为西藏各教派和谐共处的象征。
公元1253年,八思巴在拉萨大昭寺主持传昭大法会。当他讲解《时轮金刚》教法时,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竟泛起微笑。来自尼泊尔的工匠当场测量,发现佛唇弧度较往年增了半分。消息传至西域,察合台汗国派出使团,将此事记载于《世界征服者史》补遗之中。
年轻的法王并未沉醉于神异显现。他在萨迦寺创立五明精舍,亲自教授因明、声明。某次讲解声律学时,随手在沙盘写下的梵文字母,竟自动组合成《诗镜》中的偈颂。印度学者巴拉蒂德瓦见状惊叹:此子通晓声明精髓,堪称当代迦旃陀!
面对蒙古贵族的试探,八思巴更展现出非凡胆识。当阇端王之子启必帖木儿要求将寺产充作军费时,少年法王在盟会上掷金刚杵于地。宝杵入土三尺,顷刻间生长出挂满金锭的菩提树。佛法如金,非为刀兵所用。他轻抚树身,金锭又化作经卷飘向四方。蒙古亲王羞惭退席,次日便送来百头牦牛供养三宝。
在处理康巴地区部落冲突时,八思巴创设盟誓法会。他将争执双方的箭簇熔铸成金刚杵形状,刻上咒文。这个被称为箭杵盟的制度,后来成为解决藏区纠纷的典范。至今在德格印经院,仍保存着当年熔铸的第一柄和平金杵。
公元1254年深秋,八思巴在桑耶寺闭关百日。出关那日,天空现出七重虹霓,他手中的九股金刚杵自主鸣响,声震百里。寺中铜钟无人自撞,《丹珠尔》经卷在架上泛出金光。远在大都的忽必烈夜梦金轮东来,晨起即下令修建金顶佛寺。而此刻的八思巴,正站在桑耶寺金顶遥望东方,怀中金刚杵与启明星交相辉映——一个属于帝师的时代,即将随着曙光降临雪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