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9章 兼秘书整理千年典 集大成熔铸百家言(2/2)
用波斯弧三角法修正传统勾股测望术
合璧希腊几何与宋元天元术,解算历代悬案
特别在《仪器卷》收录汉式浑仪与伊斯兰星盘的制造法
某夜校勘《九执历》时,他发现印度正弦表与祖冲之暗合,当即推导出更精确的割圆八线。札马鲁丁见之惊叹:此术胜过我族传承!二人遂将新算法用于修订《授时历》月离表,使交食预报精度提升三倍。
大德二年(1298年),七十六岁的郭守敬在病榻上仍坚持修订《推步》卷七。当弟子劝其静养时,他指着演算稿上的西域割圆术与招差法说:此二术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在黄白道交食章页边,用颤抖的笔迹补注:依南海实测,当增损百分之一。
临终前七日,他命人抬出珍藏的浑天象,将修正数据刻于球体暗格。当指尖抚过新刻的南十字座坐标时,突然含笑而逝——这个星座是他在整理宋代《海外诸域图》时首次补入中原星图。
《天文大宝集成》后来成为明初编修《大统历》的蓝本,其中开创的汉回双解体例,被朝鲜《七政算外篇》完整继承。清康熙帝命南怀仁编译《灵台仪象志》时,特别要求参照郭守敬的融通之法。
今日北平图书馆珍藏的《推步》手稿上,仍可辨认那些跨越文明的批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算码并列,希腊几何图形与周易卦象交错。在地球径线章节的天头处,留着郭守敬最后的朱批:天道无中西,求理者自得之。这十一个字,正是他毕生践行的学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