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109章 兼秘书整理千年典 集大成熔铸百家言

第9109章 兼秘书整理千年典 集大成熔铸百家言(1/2)

目录

至元二十年(1283年)的秘书监,樟木与陈墨的气息在秋日阳光下缓缓流淌。新任秘书监丞郭守敬轻抚着刚从金匮石室取出的《皇极历》残卷,突然在月离迟疾章停顿——泛黄的纸页间,赫然浮现着用银朱书写的批注:依实测改,落款竟是一行僧三个细若蚊足的楷字。

这道发现于《皇极历》卷七夹层的批注,实为唐代高僧一行的亲笔校勘。郭守敬连夜召集杨恭懿、王恂等汉儒,与回回星官爱薛、札马鲁丁共组《天文大宝集成》编修会。当来自不同文明的典籍在秘书监大殿铺开时,在场学者无不震撼:北宋《崇天历》与波斯《积尺诸家历》并列,希腊《至大论》阿拉伯文译本与南宋《统天历》交相辉映。

最艰难的工程在术语统合。当回回学者提及黄道倾角,汉儒坚持称日躔盈缩,郭守敬取浑天仪演示:此角在《周髀》谓黄赤大距,西人称obliquity,实乃同一天道。遂创制《历法对译表》,将四百余条专业词汇建立汉回对应。某次争论算法时,他取僧一行批注为证:唐时已知岁差,今当合中西之术精进。

腊月望日的论学夜话,因地球形状之争再起波澜。老儒刘俨引《黄帝内经》天圆地方固守旧说,回回学者则展示《海员手册》记载的航海见闻。郭守敬默然取来漆木圆球,用朱砂绘出大都至广州的航线,又在南海区域添注:至元十九年使船见南极老人星。

诸公请看,他转动木球演示,自广州南行二百里,北极星低一度。若地如磐石,星象何故渐变?随即命人取来南海贡使的航海日志,其中明确记录着在不同纬度观测到的北辰高度。这个实证让满座寂然,杨恭懿抚案长叹:吾辈囿于故纸,竟不如舟子目验!

为彻底解惑,郭守敬在司天台庭院举行了一场跨纬度观测。当来自铁勒、大都、广州的三组数据同时显示北极星高度规律变化时,连最保守的儒生也不得不承认:地体果如鸡子黄。

编修《大宝集成》的五年间,郭守敬开创了多项融合创新:

将阿拉伯数字与算筹结合,创制筹码数码对照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