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6章 布星台二十七处所 测地轴三万里征程(2/2)
最震撼的发现来自交食记录。当对比南海与敕勒川的月食时刻时,他计算出地球周长为九万里——与扎马鲁丁依据阿拉伯数据所得完全吻合。两位宗师在《寰宇测绘录》联名题跋:汉回之术虽异,究理终归同途。
至元十八年《授时历》颁行天下,其附录的《四海测验考》成为世界科学史里程碑。其中记载的创新方法至今令人惊叹:
利用驿站系统实现跨时区同步观测
通过漕船航运验证纬度与季风关系
依据商队里程校正地图投影误差
特别收录的蕃俗识星篇,保存了各族群天文知识
晚年的郭守敬在修订《推步术》时,总要在扉页绘制二十七星台分布图。当他得知爪哇使者能依据《潮候表》准确预测航期时,欣慰地对弟子说:知识如星火,终将照亮四海。
今日的赤道圭表座上,仍可辨认当年南北二百五十里北极差一度的刻铭。这道深嵌在青铜里的智慧刻痕,见证了人类首次通过系统测量认识地球形状的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