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3章 越两河古域惊异俗 攀兴都库什雪岭罹疾(1/2)
1272年的春风吹绿两河流域时,波罗家族的商队正沿着底格里斯河岸向北蜿蜒而行。马可·波罗骑在新换的阿拉伯马上,望着河面上往来如织的芦苇船,在鎏金笔记本上速写下这些载着椰枣与陶罐的奇特舟楫。当摩苏尔城的黑色玄武岩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他闻到了一股从未接触过的刺鼻气味——这气味将引领他见证改变世界能源史的奇观。
摩苏尔城外的油田在月光下如同地狱之门。当地居民举着火把,将长竿伸入地缝蘸取黑色粘稠液体。这是真主赐予的圣火,一位裹着黑色头巾的长老向马可演示,它能治愈疥疮,也能让恶魔却步。马可凑近观察时,被硫磺味呛得连连咳嗽,却仍坚持用威尼斯带来的羽毛笔,在羊皮卷上精确绘制石油提取装置:包括骆驼皮囊、陶制过滤器和枣木制成的加压活塞。
更令人称奇的是当地人的应用智慧。马可在市集见到铜匠用石油淬火,使刀剑浮现出诡异的蓝色波纹;医师将石油与玫瑰油混合,制成治疗关节痛的药膏;甚至有个戏法艺人表演口吐烈焰,事后向马可展示含在舌下的石油胶囊。当夜他在驿站油灯下整理笔记,发现灯油正是日间所见的黑色液体,燃烧时散发的浓烟在墙壁上投出跳动的鬼影。
商队在四月抵达巴格达。这座传说中的圆城让马可想起威尼斯孩童玩的棋盘游戏:以哈里发宫为圆心,三道同心圆城墙如涟漪般扩散,放射状的街道将城市分割成整齐的扇形区域。最令他震撼的是底格里斯河两岸依然矗立着的废弃宫殿,大理石廊柱上密布的箭痕无声诉说着十五年前的惨剧。
在巴格达逗留期间,马可遇到位双目失明的说书人。老人用颤抖的手指抚摸着《世界征服者史》的羊皮卷,讲述旭烈兀大军攻破智慧之城的细节:他们把图书馆的典籍投入河流,墨迹将底格里斯河染黑六个月之久。马可注意到,当老人说到着名天文学家图西被蒙古人带走时,浑浊的眼中闪过奇异的光彩——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学者正是在汗八里设计《授时历》的功臣。
某日午后,马可在坍塌的伊斯兰学院废墟里,偶然踢到个半埋的铜制星盘。他将这件精巧的仪器小心收进行囊,不曾想这个举动将在数年后促成大都司天台与马拉盖天文台的首次学术交流。当夜他在笔记本上用三种语言并列记录:阿拉伯人的天文数字(指代数字系统)比罗马计数法更为简便。
离开波斯高原时,商队头领决定取道兴都库什山。这个看似冒险的选择实则充满智慧——此时伊利汗国与钦察汗国正在里海沿岸交战,唯有翻越印度之杀手这座天然屏障才能避开战火。
攀登至第三日,马可开始出现剧烈头痛。随着海拔升高,他的指甲泛起诡异的青紫色,每次呼吸都像在吞咽玻璃碎片。当商队抵达海拔四千腕尺的隘口时,少年终于从马背栽倒,陷入持续七日的高原昏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