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9章 定朝仪明尊卑序 制法典安天下心(2/2)
君臣共治续华统
今而后,朕知皇帝之贵矣!当忽必烈首次接受蒙汉百官三跪九叩时,不禁离座执住刘秉忠的手感叹。此刻殿外祥云缭绕,新铸的编钟正奏《大同之曲》,乐声中既有胡笳的苍茫,又含编钟的庄重。
与此同时,《至元新格》的编修在集贤院紧锣密鼓进行。刘秉忠将《大札撒》与《唐律疏议》并置案头,对修律官员阐释:立法如治丝,繁则乱,简则明。他特意命人取来刑部积年卷宗,指着蒙律中盗马者诛的条款剖析:此在草原可也,在中原盗一马即诛,失之严苛。随即展示江南饥荒时农民盗粮的案例,当区分饥民为活命与惯盗行凶。
最激烈的争论围绕肉刑存废。刑部侍郎主张保留刺面刑以儆效尤,刘秉忠当夜微服探访死牢,次日携来一个因偷粮被刺字的少年。在忽必烈主持的御前会议上,他轻抚少年额上字沉痛道:昔文景之治废除肉刑,汉室以兴。立法贵在生人,不在伤人。说罢展示江南饥荒实录,画卷上饿殍遍野的景象让满朝震动,最终说服忽必烈下诏废除面上刺字、断指等酷刑,代之以劳役赎罪。
法典编纂过程中,他特别注重保护弱势。针对蒙古贵族纵马践踏农田的旧弊,新法明确规定伤稼偿粟;为化解蒙汉通婚争议,首创婚书备案制度;更将色目商人的契约文书首次纳入法律保障。某次讨论奴婢律条时,他忆起当年在邢州所见流民惨状,坚持将虐杀奴婢同凡论写入法典。
法典颁布那日,他特意在丽正门外设读法台。当通事官用蒙汉双文逐条讲解新律时,色目商贾惊喜地发现契约文书首次得到法律保障,纷纷以手抚胸行礼;汉族士人则为佃主同罪条款欢呼,老儒生涕泪交加:自此田租纠纷,可告官公断矣!忽必烈站在城楼见证万民雀跃,对太子真金慨叹:此非止定法,实为定心。刘太保此举,使四海知朕非仅恃弓马取天下。
此刻的刘秉忠却悄然退至人群之外,望着欢欣鼓舞的百姓,想起三十年前武安山中秋夜。那时他对着青灯古佛发愿但求天下安,而今新颁的法典正化作万千生民的护身符。夕阳余晖中,新刻的《至元新格》碑文泛起金光,恰似他毕生追求的治世理想,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