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4章 上《万言书》定国策 建开平城固根基(1/2)
宪宗元年(1251)的深秋,漠北金帐内炭火噼啪作响。子聪和尚将浸透三年心血的《万言书》呈上时,忽必烈正为汗廷苛征暴敛引发的民变忧心。羊皮卷轴展开长达三丈,墨香与帐外初雪的气息交融,首行典章礼乐乃治国之本八字竟用金粉写就,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夫朝纲不振,犹舟无舵。子聪以竹杖指点经义,杖尖过处,羊皮上浮现出立体的大都城池幻影,宜设中书省总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司监察...忽必烈突然打断:蒙古旧制如何安置?
僧人袖中飞出一把彩石,在毡毯摆出阴阳太极:左府沿斡耳朵制,右衙采三省制,如阴阳相济。又取茶汤泼出河道脉络,开漕运则南粮北调,置常平仓可备灾荒。水痕蜿蜒间,竟现出未来京杭运河的雏形。
当读到天下之士宜养时,帐外忽然传来孩童诵经声——原是随军儒生正在教蒙古子弟《千字文》。忽必烈抚掌大笑,解下佩刀割破掌心,将血印按在设科举条款旁:吾之子房,不在帷幄,在青灯古佛间!
这篇融合蒙汉智慧的雄文,很快在漠北掀起变革风暴。劝农使带着新制犁铧奔走草原,太医监开始整理《回回药方》,甚至吐蕃僧人也参与修订历法。某日观测天象,子聪见荧惑入紫微,连夜增补修德禳灾章,忽必烈阅后当即减免三路赋税。
宪宗五年(1255)春,龙岗云海翻涌如龙。子聪手持罗盘登上闪电河畔的台地,对随行的也黑迭儿说:此地北控朔漠,南瞰中原,当为万世之基。突然狂风骤起,将他的袈裟吹成猎猎旌旗,蒙古士卒惊见云中现出城阙幻影。
开平城的建造打破陈规。城墙采用汉式夯土技术,却保留蒙古草原的弧形轮廓;宫室布局暗合周易八卦,又在四角设蒙古包群;最妙的是引金莲川河水成护城河,河畔特意保留十里草场。当忽必烈看见工地上的骆驼与牛车并驾,听到蒙语号子与汉语夯歌相和,不禁叹道:此城有混一之象!
某日巡视王府工地,亲王见汉匠雕刻蟠龙柱,蹙眉道:是否过于奢华?子聪引他登上将台,但见:
万千工匠如蚁聚
九重宫阙倚云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