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0章 黑衣宰相:高僧姚广孝传奇(1/2)
姚广孝(1335 – 1418)生平年表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是明朝初年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身为僧人,却深谙政治、权谋与军事,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与核心谋士,辅佐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官至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他亦是一位学者,参与了《永乐大典》与《明太祖实录》的编纂。
早年出家与游历(1335 – 1382)
1335年 (元至元元年) 出生于医官世家,家族虽非大富大贵,但提供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1348年 (元至正八年) 出家为僧 十四岁时,他并未继承家业,而是选择在当地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
14世纪50-60年代 游学求道,博采众长 在修行期间,他不仅学习佛家经典,更四处游历,拜着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兵法谋略。同时研习儒家典籍,与宋濂、高启等当时名士交往,成为一个融汇佛、道、儒,精通三教的奇才。
1368年 (明洪武元年) 明朝建立,受召入京 ,因通晓儒术,被朝廷召至京师南京,但他并未接受官职,而是获赐僧服还山。
1382年 (洪武十五年) 遇燕王朱棣,开启命运转折,马皇后病逝,朱元璋遴选高僧随侍诸王,为其诵经祈福。道衍经人举荐入京。在这次会面中,他见到燕王朱棣,认为其有雄主之相,二人一见如故。道衍私下对朱棣说:“大王若能用我,我当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戴。”(“王”字上加“白”即为“皇”)后随朱棣前往北平(北京)。
潜伏燕邸与策划靖难(1382 – 1399)
1382 - 1398年 住持庆寿寺,他表面上是庆寿寺的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讲经说法,实则为朱棣最重要的谋士和密友。他暗中为朱棣网罗人才、练兵屯田,并利用其宗教身份为燕王的行动制造舆论(如占卜、相面等),同时不断坚定朱棣起兵的决心。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 朱元璋驾崩,建文帝削藩。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推行激进削藩政策,周王、湘王等先后被废,朱棣面临巨大危机。
1399年 (建文元年)力主起兵,主导“靖难”。 在朱棣因畏惧而犹豫不决时,道衍极力劝说并坚定其起兵决心。他成为“靖难之役”的最高战略规划者,负责留守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防御朝廷数十万大军的围攻,保障了朱棣大后方的稳定。史载“战守机事,决于道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