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吴育传— 一代直臣耀千古(1/2)
吴育生平年表
吴育(1004年—1058年),字春卿,北宋建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他是北宋仁宗朝的名臣,以刚正不阿、见识深远着称,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其弟吴充亦为名臣,官至枢密使。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出生于建州浦城。其父吴待问,官至礼部侍郎。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约1027年) 进士及第,成绩优异,礼部考试第一,授官大理评事。后晋升为大理寺丞。
仁宗天圣至明道年间(1028-1033) 出任临安(今浙江杭州)、诸暨(今浙江诸暨)、襄城(今河南襄城)三县知县。在地方治理上已显才能。
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 被举荐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入等。晋升为着作佐郎,直集贤院。
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7)出任苏州通判。回京后,历任太常礼院、三司盐铁户部二判官等中央财政职务。
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 因右正言之职出缺,宋仁宗认为“谏官岂容易哉”,须得像吴育这样刚正之人方可,遂被任命为右正言,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
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李元昊请求议和,吴育敏锐指出其言词倨傲,实为缓兵之计,建议朝廷加强边备,不被采纳。后局势发展果如其所料。
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升任枢密副使,进入执政行列。同年,拜参知政事(副宰相)。
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因与宰相贾昌朝在政事上多次争议,被罢免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之职出知许州(今河南许昌),后又移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