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青史丹心 魂照千秋(1/2)
第四章 青史丹心 魂照千秋
绍兴六年(1136)清明,苏州灵岩山笼罩在如丝的烟雨中。韩世忠亲手在爱妻墓前栽下六十三株白松,每植一株便叩首三回。这位曾在战场上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将军,此刻颤抖的手指不断摩挲着墓碑上“宋故护国夫人梁氏”的字样。据《韩世忠行状》记载,他当夜在墓庐醉饮至天明,用枪尖在石壁上刻下“鼓声寂,剑影沉,惟见陌上新桑”的泣血之句。
军事遗产的传承。
梁红玉殉国后,其军事智慧仍在延续。她独创的“车轮弩阵”被详细收录进《续武经总要》卷十二,该阵型将弩手分为三列,通过轮转保持箭雨不绝。开禧二年(1206)的襄阳之战中,守将赵淳依此改良的“叠弩法”,创下“一日击退金军二十三次冲锋”的纪录。更令人称奇的是她在黄天荡使用的火鸦箭,经后人改进后成为明代“神火飞鸦”的雏形,现存大英博物馆的《武备志》稿本中,仍可找到“源自韩梁氏”的注文。
明嘉靖四十年(1561),抗倭名将戚继光驻防福建时,在檄文中特别提到:“昔韩夫人以五百娘子军扼守长江,今我等须效其三哨轮防之法。”他重修杭州梁红玉祠时亲题的“丹心照海”匾额,至今仍悬挂在西湖岳庙侧殿。这位军事家在其《纪效新书》中,将梁红玉的“金山鼓谱”与岳武穆的“撒星阵”并称为“南宋双绝”。
历代尊崇与考证。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皇帝第二次南巡至镇江金山寺。这位酷爱题诗的帝王在妙高台伫立良久,最终命人取来朱砂,在寺壁挥就“娉婷岂解称甲胄,谁道红妆不丈夫”的千古名句。随行的宫廷画师徐扬奉命绘制《金山擂鼓图》,这幅现存台北故宫的巨作,细致再现了梁红玉银甲赤帔的英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