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1201章 书香门第,少女初成(1084-1101)

第1201章 书香门第,少女初成(1084-1101)(1/2)

目录

第一章 书香门第,少女初成(1084-1101)

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十三日,春夜温润,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明水镇的李府中,一盏盏绢灯映照着庭院中盛放的海棠。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在书房中踱步,手中握着苏轼从黄州新寄来的诗稿,墨香未散。忽然,内室传来一声清亮的女婴啼哭,稳婆笑盈盈掀帘报喜:“恭喜大人,是位千金!”

李格非快步走向窗边,但见春风拂过,海棠花瓣如雪纷扬,飘落窗棂。他低头凝视诗稿上“清辉照古今”的墨迹,灵光乍现:“清照,便叫清照——愿她如清辉朗照,文华流传。”

这个降生于海棠花雨中的女婴,注定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璀璨篇章。李清照的家族堪称文化世家。其父李格非师从苏轼,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不仅官至礼部员外郎,更以《洛阳名园记》传世,文名卓着。生母王氏乃状元王拱辰孙女,知书达理,通晓文墨。在这样一个“藏书万卷,诗文传家”的环境中,李清照自幼浸润在书香墨韵里。

三岁启蒙时,李格非亲自教女儿认读《千字文》。小清照过目成诵,尤爱“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的韵律,常趴在父亲膝头追问:“露水为何结成霜?云彩如何化作雨?”李格非又惊又喜,特命工匠为她打造矮几,置于书房一角。

六岁那年元宵,李府张灯结彩。小清照身着杏子红绫袄,在廊下背诵《诗经·郑风·子衿》。当她用稚嫩嗓音念到“青青子衾,悠悠我心”时,前来赴宴的晁补之忍不住抚掌:“格非,令嫒背诵《诗经》三百篇如数家珍,他日必成班昭再世!”

然而命运总伴悲欢。元佑四年(1089年),王氏夫人病逝。临终前,她将李清照唤到榻前,取出一方绣着海棠的帕子:“娘亲看不到你及笄了…这帕子上海棠,是你出生时落在我窗棂上的…”六岁的李清照紧攥手帕,第一次体会到“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滋味。

继母王氏同样出身名门,乃宰相王珪之女,工诗善画。她见李清照天资聪颖,特请女先生教授琴棋书画。每日清晨,明水镇李府总会传出清越琴音——那是李清照在练习新谱的《梅花三弄》。她尤爱在琴案旁放置一册《楚辞》,时而抚琴,时而吟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