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血脉延续:发现兰陵王后裔(2/2)
从造像题记来看,高元简在唐朝生活相对安稳,有能力出资造像,说明其家族并未完全衰落。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在唐代是民间最受尊崇的菩萨,分别主管幽冥与慈悲,高元简为母亲造像,既是表达孝心,也可能是希望借助佛法保佑家族平安。
结合史料与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高长恭子嗣的传承脉络:
高长恭与王妃荥阳郑氏(史书记载其正妃为郑氏,出身荥阳郑氏,可能是北魏名臣郑羲的后人)育有一子(姓名不详,暂称 “高氏子”)。高长恭被赐死后,郑氏看破红尘,削发为尼(《北齐书》记载 “妃郑氏以颈珠施佛”),其子可能由其他亲属抚养长大。
北齐灭亡(577 年)时,“高氏子” 年仅十余岁,为躲避北周追杀,可能随母或亲属逃往南方或隐匿民间。隋朝建立后,天下安定,其家族逐渐恢复身份,但仍保持低调。到了唐朝,“高氏子” 的儿子高元简已能公开以 “兰陵王孙” 自居,说明此时高氏家族已不再畏惧政治迫害。
关于高元简的生平,史料中并无更多记载,但从造像题记的规格来看,他应非高官显贵,可能是普通官员或富裕平民。这也符合高长恭后代 “低调生活”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