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308章 流芳千古:假面战神的历史回响

第308章 流芳千古:假面战神的历史回响(1/2)

目录

高长恭的一生,是悲剧与传奇的交织。他出身宗室却身份低微,战功赫赫却含冤而死,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成为后世不断追忆的对象。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李百药在《北齐书》中评价他:“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既肯定了他的外貌与军事才能,也赞扬了他体恤下属的品德。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北史》中更是感叹:“若使兰陵获全,未可量也。” 认为他若能存活,北齐或许不会灭亡。

历代文人墨客也对高长恭充满敬意。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记载了《兰陵王入阵曲》的由来,称其 “始自北齐,神武帝有胆勇,善斗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宋代叶廷珪在《海录碎事》中描述他 “体身白皙而美风姿,乃着假面以对敌,数立奇功”;近代史学家蔡东藩则在《南北史演义》中写道:“兰陵王孝瓘,貌美善战,北齐赖以却敌,乃无端赐死,高纬之凶顽,可见一斑。”

毛泽东对高长恭也颇为关注,曾评价道:“南北朝兰陵王是高欢的孙子,叫高孝瓘,也是年轻人,很能打仗,很勇敢。” 这句评价,精准概括了高长恭的生平与特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长恭逐渐从历史人物转变为文化符号。他 “貌美善战” 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 “英雄美人” 的想象;他 “功高震主、含冤而死” 的命运,引发了人们对悲剧英雄的同情。

在戏曲领域,《兰陵王入阵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遗产。这首乐曲在唐代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宫廷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罗陵王》,至今仍在日本被演奏。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艺术家前往日本采风,将《兰陵王入阵曲》重新引入国内,经过改编后搬上舞台,让这一千年古乐重焕生机。

在文学作品中,高长恭更是频繁出现。唐代诗人李贺曾写下《兰陵王》词,描绘其 “脸容初断故人肠” 的美貌与 “剑花秋莲光出匣” 的勇猛;清代诗人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记载了兰陵王墓的盛况;现代作家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将高长恭列为 “南北朝四大名将” 之一。

近年来,以高长恭为原型的影视作品、游戏、小说层出不穷。电视剧《兰陵王》《陆贞传奇》,游戏《王者荣耀》《率土之滨》等,都塑造了不同版本的高长恭形象,让这位千年之前的战神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