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重生:我的货物通古今 > 第324章 天工学堂”?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324章 天工学堂”?技术人才的培养(1/2)

目录

第 324 集 “

京城郊外的一处院子里,传来了孩子们的读书声:“一、二、三、四…… 十,这是阿拉伯数字,比我们的算筹方便多了!” 院子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天工学堂” 四个大字,是秦云请京城有名的书法家写的。

秦云站在窗边,看着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一个月前,他发现农业推广部和农具生产车间都缺乏技术人才 —— 农技师只会种庄稼,不会修理改良农具;工匠只会按照图纸制作,不会改进工艺;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只能依赖林天传送的资料,很不方便。

他和林天商量后,决定创办 “天工学堂”,招募聪慧的贫困少年,传授基于现代原理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工匠技术,培养古代本土的技术人才。

“天工学堂” 的招生消息一发布,就吸引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 —— 学堂不仅免学费,还提供食宿,毕业后还能进入秦氏的农业推广部、农具车间或医馆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不到三天,就招满了五十名学生,年龄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都是聪明好学的孩子。

学堂的课程由林天亲自设计,分为 “基础课” 和 “专业课”:基础课包括数学(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几何)、物理(力学、光学、热学)、化学(常见元素、化学反应);专业课包括农业技术(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工匠技术(农具制作、机械原理)、医学基础(伤口处理、常见疾病防治)。

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林天还制作了很多教具 —— 比如用木头做的 “杠杆模型”,让孩子们明白 “省力杠杆” 和 “费力杠杆” 的区别;用玻璃做的 “三棱镜”,展示光的折射和色散;用泥土做的 “作物根系模型”,讲解植物吸收养分的原理。

秦云还请了三位老师:一位是以前在太医院工作的李大夫,教医学基础;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农王大爷,教农业技术;一位是技艺精湛的铁匠张师傅,教工匠技术。林天则通过视频电话,每周给孩子们上一次 “基础课”,用生动的例子讲解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

第一堂物理课上,林天通过视频,给孩子们展示了 “杠杆原理”:“大家看,这是一个杠杆,这边放一个小石头,这边放一个大石头,只要找到合适的支点,用小石头就能撬动大石头。我们的曲辕犁,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耕地的时候更省力。”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亮了,一个叫小石头的男孩举起手:“先生,那我们能用杠杆撬动粮仓里的大粮囤吗?”

林天笑着说:“当然可以!只要支点找得好,别说粮囤,就是马车都能撬动。你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物理知识,还能发明更省力的工具。”

在农业技术课上,王大爷带着孩子们去学堂后面的 “试验田”,教他们分辨作物的病虫害:“大家看,这棵小麦的叶子上有黄色的斑点,是得了‘锈病’,要及时喷洒用石灰和硫磺做的农药,不然会传染给其他小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