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7章 年的毕业礼与鹅毛七星

第7章 年的毕业礼与鹅毛七星(2/2)

目录

没过多久,风渐渐大了,河沟的水面起了细碎的浪,鹅毛漂被吹得往芦苇丛偏,我想把线往回拉,却发现漂晃得厉害。父亲走过来,把竿往旁边挪了挪:“这漂抗浪还行,就是怕横风 —— 风大了线会被吹偏,钓点就不准了,你看那边深点的地方,水超过三尺,漂沉在水里太多,你就看不清送不送漂了,它只适合这种浅水河沟。”

我们又换了两个窝点,每次只需要把中间的鹅毛梗往竿梢方向挪半寸,就能适应不同的水深,不用重新调漂。有次漂轻轻晃了晃,我急着提竿,却只钓上来片水草 —— 父亲笑着帮我摘水草:“这是小鱼碰了碰饵,没吃稳,这漂就是这样,得等它实实在在往上顶,不然容易空竿。” 我点点头,看着水里的漂,突然明白前世钓友说的 “七星漂求稳不求快” 是什么意思。

太阳偏西时,竹篮里已经装了六条鲫鱼,最大的那条快有我巴掌大。父亲帮我收线:他握着绕线器的木柄慢慢转,红棉线顺着盘边的浅槽绕得整整齐齐,七星漂贴着圆盘放好,没有缠在竿梢上。“收线就得用绕线器,绕竿梢容易打结,下次上小学放学想钓,解线都要半天。” 他帮我把竹竿扛在肩上,竹身贴着我的后背,暖暖的。

回家路过幼儿园时,李阿姨正站在门口贴 “毕业快乐” 的红纸,看见我们的收获笑着说:“小陈遇的新竿真管用,上小学了也要常来跟小朋友们讲讲怎么钓鱼哦!” 我赶紧点头,从竹篮里拿出条小鲫鱼:“李阿姨,给自然角的小金鱼做伴吧,这是用新漂钓的。”

中午的鱼汤熬得奶白,母亲把最大的鲫鱼夹给我:“你爹为了做这竿子,天天晚上在煤炉边烤竹节,手上都烫了个泡。” 我看向父亲的手,虎口处果然有个浅褐色的疤,心里突然酸酸的 —— 前世我直到父亲老了,才知道他年轻时为了给我做玩具,偷偷在工厂加班攒木料,现在这根竹竿,比任何玩具都珍贵。

晚上躺在床上,我把新竹竿靠在炕边,绕线器上的通线绕得整整齐齐,七星漂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书包里的小学报名单放在枕头边,上面写着 “陈遇,六岁半”。这一世,我不仅有了能钓草洞的七星漂,有了父亲亲手做的新竹竿,还有了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 —— 以后放学就能和莉莉去河沟钓鱼,周末能跟着父亲学更多调漂的本事,再也不用像前世那样,错过了童年里最珍贵的陪伴。

陈遇,1985 年的你,就要上小学了。带着这根竹竿和七星漂,好好长大,好好钓鱼,把每一段时光都过得扎扎实实的,别再留遗憾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