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钓人生路 > 第8章 年的抛竿影响与旧时光

第8章 年的抛竿影响与旧时光(1/2)

目录

小学报名的红印章还印在报名单上,夏末的阳光就把家属院的空地晒得发烫。我抱着新竹竿蹲在老槐树下,手指摸着绕线器上的红棉线 —— 昨天在河沟钓鱼,三次抛竿都没扔到草洞,线要么缠在气门芯导环上,要么飘到岸边的泥里,莉莉站在旁边笑我 “像扔”,可我心里却发紧:前世三十岁时,我就是因为抛竿不准,总错过河中心的鱼窝,直到钓友老周教我 “小臂带劲、手腕轻抖”,才慢慢学会,现在六岁半,总得早点练会。

“又琢磨你的竿子呢?” 父亲扛着锄头从菜地回来,裤脚沾着泥,看见我盯着竹竿发呆,放下锄头蹲下来,“抛竿不是用蛮劲,你力气小,得找巧劲。” 他接过竹竿,双手握住握柄处的塑料带,手臂贴着身体,轻轻往后一拉,再往前一送,手腕微微一抖 —— 绕线器上的通线带着七星漂飞出去,落在空地中间的搪瓷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看见没?别用胳膊甩,用小臂带,手腕最后抖一下,就像扔小石子。”

我赶紧接过竹竿,学着父亲的样子握竿 —— 塑料带磨着掌心,竹竿比想象中沉。第一次往后拉时,力气没控制好,竿梢的鸡毛杆差点扫到槐树叶子;往前送时,手腕没跟上,线只飞出一尺远,七星漂挂在草叶上。“别急,慢慢来。” 父亲蹲在旁边,用手指比着我的小臂,“你看,小臂往回收,像拉弓,然后顺着劲儿送出去,手腕别僵。”

我想起前世老周说的 “抛竿要‘顺’,别‘硬’”,试着放松手腕,再往后拉 —— 这次没碰着树叶,可往前送时,绕线器上的线突然缠了圈,七星漂卡在导环之间。我急得伸手扯,手指被棉线勒出道红印,父亲赶紧过来帮我解线:“线要先理顺,绕线器别转太快,抛之前把漂往竿梢方向挪挪,不然容易缠。”

解完线,我坐在树荫下揉了揉发酸的小臂,风里飘来母亲熬玉米粥的香味。前世我第一次练抛竿,是在三十岁的永定河岸边,那时用的是碳素竿,比这竹鱼竿轻,却总抛不准,老周笑着说 “你这是小时候没练过,根基差”,现在想想,要是小时候就练会,哪用等那么久?我站起来,重新理顺通线,把七星漂往竿梢挪了半寸,再次握竿 —— 小臂往后收时,盯着空地中间的搪瓷盆,心里数 “一收、二送、三抖”,再往前送时,手腕轻轻一抖,线带着七星漂飞出去,这次没缠导环,落在了搪瓷盆旁边的泥地上,离盆只差两步远。

“进步啦!” 莉莉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她背着新书包,手里拿着个搪瓷杯,里面装着凉白开,“我娘让我给你送水,你都练半个时辰了,手都红了。” 她跑过来,把水杯递给我,手指碰了碰我的掌心 —— 果然磨得发烫,还沾了点棉线的毛。“我前世……”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改成 “我觉得多练练,下次就能扔到草洞了”。莉莉蹲下来,看着我手里的竹竿:“我帮你看着目标,你往盆里扔,扔中了我给你摘酸枣。”

家属院的空地不大,搪瓷盆放在老槐树和煤棚中间,约莫五步远。我喝了口凉白开,重新握竿 —— 这次心里想着前世老周教的另一个诀窍:“眼睛盯着目标,别盯着竿梢”。往后收臂时,目光锁在搪瓷盆上,小臂带着竹竿往后拉,再往前送的瞬间,手腕轻轻一抖,红棉线像条小红蛇,带着七星漂飞出去,“咚” 的一声落在搪瓷盆里,鹅毛梗在水面上晃了晃,正好是 “三浮四沉” 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