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犬崽与两界的“守卫队”(2/2)
折腾到日头偏西,船终于扬起了帆。阿影的崽扒在船舷上,望着滩涂的阿守吠叫,铜铃声随着海风飘回来,像在说“别走”。阿守蹲在滩涂边,望着船影消失在海平面,尾巴垂得低低的,铜铃偶尔响一声,像在回应。
“以后啊,”阿疤往根王旁的土里埋了块共生牌的碎片,一半刻着青屿的浪,一半刻着长安的云,“阿守守着青屿,阿影的崽守着长安,两界的种苗就都有人护着了。”他抬头看了看串叶松,松苗已经长到一人高,针叶间的蓝光更浓了,像藏着片小小的星空。
周小满爷爷提着桶鱼汤过来,汤里煮了固根草的根,鲜得人直咂嘴。“喝口,”他往阿疤碗里舀了勺汤,“这汤能暖身子,也能暖念想——不管狗崽走多远,根在这儿,心就不会散。”
阿疤喝着汤,看着阿守趴在松苗旁,舌头舔着沾了鱼汤的爪子。滩涂的固根草新芽在风中轻轻晃,像在安慰失落的小狗。他忽然明白,守护从来不是独守一方,而是将信任与责任,像种子一样播撒出去,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铜镜里的长安,郡主正抱着阿影的另一个崽,站在渭水畔的种苗地里,阿影和阿护围着她转圈,铜铃叮当作响。“告诉阿疤,”郡主对着镜头笑,阳光落在她的发间,“等狗崽长大了,就让它们跟着商队来回跑,当两界的‘信使’,把种苗的消息带过来,带过去。”
春风拂过滩涂,带着固根草的清香,往长安的方向飘去。阿疤知道,这不是分离,是守护的网越织越密——就像固根草的根须,在土里缠缠绕绕,不管长到多远,都连着最初的那片土地。
阿守突然对着长安的方向吠了两声,铜铃响在春风里,像在说:等你们回来。
根王的枝干上,半块共生牌在夕阳里闪着光,与长安的那半块遥遥相望,像两颗心在互相惦记。
夜幕降临,星子渐次点亮,阿疤坐在根王下,听着远处海浪的轻吟。他轻轻抚摸着阿守的头,低声道:“你不是孤单一个,你是整个守卫队的开始。”他闭上眼,仿佛看见未来的某一天,一队黑白相间的追影犬,脖子上挂着铜铃,穿梭在青屿与长安之间,踏过春泥,穿过秋霜,将种苗的消息、土地的安危、人们的牵挂,一一传递。
那不再是传说,而是正在生长的现实。
而这一切,始于今日的离别,始于三只小狗的啼鸣,始于一个春天里,阳光融金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