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长安丝绸铺的算盘与影阁的“仿冒账册”(2/2)
影阁的人见势不妙,往赛锦会的方向跑。刘明和郡主赶紧追,哈米德抱着七彩云纹锦跟在后面,拐杖敲得石板“咚咚”响:“别跑!让大家看看你们的猪鬃丝!”
赛锦会的高台上,影阁的“假金翠楼”正展示着仿品,老板唾沫横飞地喊:“这是金翠楼的镇店之宝,十贯钱一匹!”台下的富商们正掏钱要买,刘明突然跳上台,把茶水泼在仿品上,料子瞬间硬得像纸板。
“大家看清楚了!”郡主展开七彩云纹锦,阳光透过锦缎,在地上映出七道彩虹,“真丝绸遇水不变,还能透光见彩,假的只会露馅!”哈米德趁机给富商们盖太阳戳,“认这个标记,保准不上当!”
影阁老板气得想抢锦缎,却被念安扔出的丝绸卷绊倒,摔了个四脚朝天,怀里掉出本账册,上面记着他们往丝绸里掺猪鬃的勾当。“小精灵说,你这里记着‘用马毛仿金线,能多赚三成’!”念安把账册举得高高的,富商们一看,气得把假丝绸都扔在了他身上。
铜镜里的小镇,苏婉儿也用同样的法子揭穿了假货。王大爷扛着一捆真丝绸往邻居家送:“张婶,这才是正经蜀锦,做件棉袄能穿十年!”杂货铺的“盛唐区”前排起了长队,周小满爷爷忙着记账,算盘打得比长安的还响。
傍晚的西市飘着饭菜香,哈米德请刘明在波斯餐馆吃饭,大盘的烤羊肉配着葡萄酿。他把一叠银锭推给刘明:“这是今天的收入,换成你们的钱,够盖两层楼了。”刘明数着银锭,突然想起太爷爷的话,在账本上添了句:“赚的钱,分三成给长安的织工,他们才是真宝贝。”
郡主笑着往他碗里夹了块羊肉:“太爷爷当年也这么干,织工们都愿意为他卖命。”她从袖中掏出张图纸,“这是长安最新的织布机样式,带回现代改改,说不定能织出更好的料子。”
念安趴在桌上,用银锭堆成小房子:“爹爹,咱们的两层楼要带个阁楼,放长安的丝绸和小镇的罐头。”木灵碎片在银锭上转了圈,蓝光映出“富”字的影子,只是那“口”字里,画着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刘明知道,白露的丝绸不仅带来了财富,更教会了他“小富人”的本分——赚钱不是为了自己堆银锭,而是让织工有活干,让百姓有好货用,让两界的手能拉得更紧。就像这匹七彩云纹锦,单看是华丽的料子,凑在一起才知道,它映出的彩虹里,藏着最实在的烟火气。
铜铃铛在餐馆的风里响,混着波斯商队的歌声。银锭被小心地收进箱子,账册上的收入越来越多,旁边画着个小小的笑脸。而那架长安织布机的图纸,被刘明夹在现代纺织书里,两种线条在纸上交叠,像在编织一个更热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