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长安丝绸铺的算盘与影阁的“仿冒账册”(1/2)
白露的露水打湿了长安西市的青石板,金翠楼后院的晒场上,数十匹丝绸在晨光里泛着柔光。刘明蹲在一匹蜀锦前,指尖抚过上面的缠枝莲纹,丝线里混着细微的金箔,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郡主,这匹能卖多少?”他掏出小本本,铅笔头在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算盘——这是周小满爷爷教他的“现代记账法”。
郡主正用杆秤称着一匹杭绸,秤砣上的铜星被磨得发亮:“按市价,蜀锦一匹值两贯钱,换成银锭是五两,到你们那边……”她突然压低声音,往丝绸堆里塞了本账册,“影阁的人在西市开了家‘假金翠楼’,仿冒咱们的丝绸,还伪造了账册,想栽赃咱们偷税漏税,让官府封了铺子。”
念安抱着木灵碎片趴在丝绸堆上,碎片的蓝光透过锦缎,在地上映出些奇怪的纹路:“小精灵说,这些丝绸里有字!‘影阁用猪鬃混丝线,遇水会变硬’!”他拿起壶茶水往一匹“蜀锦”上浇,果然,原本顺滑的料子突然变得僵硬,上面的莲花纹晕成了黑团——是影阁的仿冒品。
金翠楼的老掌柜哈米德拄着拐杖走来,胡子上还沾着波斯香料的味道。他把一个铜制算盘往桌上一放,算珠“噼里啪啦”响:“刘老板,咱们得让买主认出真货。”他从怀里掏出个小铜戳,在真丝绸的边角盖了个太阳纹,“这是波斯王室的标记,影阁仿不来。”
铜镜里的现代小镇,苏婉儿正对着账本发愁。杂货铺新添的“盛唐丝绸区”刚摆上货,就有人来投诉:“这料子洗一次就抽丝,肯定是假货!”那人手里的丝绸边角,盖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纹,显然是影阁仿的。周小满爷爷拿着放大镜比对:“真戳的太阳有十二道光芒,假的只有十一道!”
“他们想两边搞臭咱们的名声!”刘明把真账册塞进怀里,账册里记着太爷爷当年和波斯商人的交易记录,每笔都盖着太阳纹,“得让长安的买主和小镇的顾客都知道,真丝绸有‘双保险’——太阳戳和遇水不变硬。”
哈米德突然一拍大腿:“西市明天有‘赛锦会’,各家丝绸铺都要展示最好的料子,咱们去揭穿影阁的假货!”他转身往库房走,“我把压箱底的‘七彩云纹锦’拿出来,那是当年太宗皇帝赐的,影阁绝对仿不来!”
话音刚落,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掌柜的,官府来人了,说有人告咱们卖假锦缎!”门口果然站着两个捕快,手里拿着本账册,封皮上的“金翠楼”三个字歪歪扭扭,正是影阁伪造的。
“这账册是假的!”郡主举起真账册,“你们看日期,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初五,咱们铺子里根本没进过这批货!”捕快刚要细看,影阁的人突然在街对面放起了鞭炮,人群一乱,假账册竟被人抢走,换成了本更逼真的仿品——连哈米德的签名都模仿得一模一样。
念安突然指着假账册的角落:“这里有虫洞!”木灵碎片的蓝光照过去,页脚果然有个针尖大的洞,里面爬着只黑色的小虫,和青屿岛的蚀银虫是近亲,“小精灵说,影阁用虫子咬出签名的痕迹,真账册的纸是防虫的!”
刘明掏出打火机(残魂换宝石的“谢礼”),往假账册上凑了凑,纸页立刻卷了起来——影阁用的是普通草纸,而真账册用的是长安特有的“鱼卵纸”,防火防虫。捕快一看就明白了,把假账册往地上一摔:“竟敢糊弄官府,跟我们回衙门问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