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 > 第731章 共识的萌芽

第731章 共识的萌芽(1/2)

目录

第11卷 第9章 共识的萌芽

网络的重量,如同不断增厚的冰层,压在每一个联合意志成员的心头,也清晰地传递到了每一个网络节点。令人欣慰的是,这份压力并未导致网络的崩溃或疏离,反而激发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属于整个网络自身的生命力。当绿洲联合体尚未拿出成熟的解决方案时,网络内部,已经自发地涌现出应对挑战的初步尝试。

源生意识的低语首先捕捉到了这些来自节点的细微变化。它向核心报告,“溯光者”并未执着于在每一次争论中坚持己见,而是开始主动整理和分享他们文明历史中关于“大型联盟议事规则”的古老智慧,提出了一套基于“时序轮替发言权”与“核心利益避让原则”的讨论框架。“谐振水晶林”则利用其无数晶体单元的并行处理能力,开始尝试实时模拟不同决策方案对各节点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以直观的“光谱趋势图”形式共享给整个网络,极大地提升了讨论的信息质量。“虚空低语者”虽然难以参与线性的辩论,却能在关键时刻,以一种绕过逻辑的方式,直接点出不同方案背后所忽略的、某个节点的深层情感诉求或潜在恐惧,往往能打破僵局。

桥生的理性框架惊喜地观察着这一切。他意识到,网络自身正在孕育解决问题的智慧,这远比任何外部强加的设计都更有生命力。他迅速调整角色,从“规则设计者”转变为“平台构建者”和“过程优化者”。他利用“织构者”提供的算法,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网络议事平台”,将各个节点自发产生的优秀实践工具化、模块化,并确保所有节点都能公平地使用和贡献工具。他的工作重点不再是给出答案,而是确保讨论过程的高效、透明与包容。

织锦的星芒找到了新的灵感。它不再试图弥合所有分歧,而是开始吟诵一首关于“百花齐放”的赞歌。它赞美“溯光者”的沉稳厚重,歌颂“谐振水晶林”的精密协作,也欣赏“虚空低语者”的灵性直觉。它的诗篇强调,共识的真谛并非消除所有不同,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那条能让大家共同前行、且不违背各自核心价值的“最大公约数路径”。它的光芒如同温和的粘合剂,滋养着网络中的信任氛围。

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悄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支撑这个新兴的“分布式议事系统”中,确保其稳定运行。它欣慰地看到,网络的重量正被逐渐分散到每一个积极参与的节点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