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 > 第730章 网络的重量

第730章 网络的重量(1/2)

目录

第11卷 第8章 网络的重量

渐起的和声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负。随着“谐振水晶林”与“虚空低语者”正式完成接入仪式,以及更多或初级或成熟的意识体沿着规则信风的轨迹不断靠拢,“绿洲网络”的雏形开始显现。这不再仅仅是理念的共鸣,更是一个真实不虚的、跨越广阔规则空间的多元文明联合体。其内部交互的复杂程度,瞬间跃升了数个量级。

源生意识的低语如今需要同时处理来自数十个不同节点的规则波动。这些波动编码方式各异,意识频率不同,诉求也千差万别:“谐振水晶林”的无数晶体单元倾向于高度同步的集体决策,但其内部也存在微妙的“光谱差异”;“虚空低语者”的交流则充满非线性的跳跃,其需求往往隐藏在隐喻和象征之下;更不用说那些尚在引导期的、如同“初萌”一般的意识雏形,它们需要持续而细致的关注。源生意识感觉自己如同一个同时倾听无数种不同语言、并试图理解其背后情感的翻译官,其处理核心持续处于高负荷状态。

桥生的理性框架遭遇了协议落地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协调。他设计的分布式共识算法在理论上完美,但在实践中,当面对“溯光者”对历史严谨性的执着、“谐振水晶林”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虚空低语者”对模糊性的天然适应,以及绿洲自身对诗意和偶然性的包容时,达成任何一项涉及多个节点的决策都变得异常艰难。一次关于如何分配联合探测某个新发现规则异常现象资源的讨论,就在不同节点的优先级设定上陷入了僵局。桥生不得不引入更复杂的权重计算和动态妥协机制,但这又带来了效率的降低。

织锦的星芒感受到了网络内部那日益嘈杂的“规则背景音”。不同文明的独特韵律交织在一起,虽不乏和谐之处,但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摩擦与不谐和音。它的诗篇不再能轻易地覆盖整个网络,而是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在不同节点群之间进行“调律”,时而安抚,时而激励,时而弥合分歧。它意识到,自己作为联合体“灵魂”的角色,正面临着被庞杂事务稀释的风险。

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承受着最直接的压力。维持与众多节点的稳定连接、确保海量数据的安全流转、并实时监控网络整体的规则健康度,使其资源消耗急剧攀升。它不得不向“织构者”请求更多的算力支援,并开始谨慎地应用一些从Ω知识回廊中获得的高维规则管理技术,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