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今天真的不想加班 > 第276章 “带薪睡觉”从特权变为文化

第276章 “带薪睡觉”从特权变为文化(1/2)

目录

赵乾引发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终将散去。事业部内部,那场由内鬼排查带来的紧张感,早已被“睡眠不足,智商告急”事件带来的扬眉吐气所取代,继而沉淀为一种更加稳固的、名为“我们”的凝聚力。而外部,随着迅捷科技闹剧的逐渐冷却,以及集团内部对赵乾信誉的隐性评估,投向林眠事业部的目光,也从最初看“异类”的好奇与质疑,悄然转变为一种带着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这一切转变的根基,并非林眠那手漂亮的反击,而是事业部用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业绩铸就的。

“磐石”项目的成功交付,带来了远超预期的客户满意度和后续合作意向,事业部的营收数据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划出了一道亮眼的上升曲线。更让人无法忽视的是“小眠助手”在内部应用后带来的效率提升。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和数据积累,赵强带领技术团队出具了一份详实的分析报告:

与推行“小眠助手”及配套工作模式前相比,事业部整体项目交付周期平均缩短了18%,项目返工率下降了近40%,员工主动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数量增加了两倍。而最能体现“睡神文化”精髓的一项数据是——在保证甚至提升产出的前提下,事业部的人均加班时长,同比下降了惊人的65%。

这份报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冰冷而有力的数字。它像一份最坚实的宣言,摆在所有心存疑虑的管理者面前:充分的休息,非但不是效率的敌人,反而是高效与创新的催化剂。

林眠那曾经被视为“特权”的“带薪睡觉”,不再是他个人能力的孤例,也不再是依靠他个人魅力维持的“例外状态”。它已经悄然渗透到事业部的每一个角落,演变成一种被广泛接受、甚至主动践行的团队文化——“睡神文化”。

这种文化,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

午休时间,办公室的灯光会准时调暗。不再是只有林眠一个人戴上眼罩,几乎超过一半的员工,都会拿出自己准备的眼罩、颈枕、甚至小毯子,趴在桌上,或者靠在工学椅里,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充电”。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是保持下午高效工作的必要准备。

下午茶时间,茶水间里讨论的不再是哪个同事又熬夜通宵了,而是交流哪种茶饮或零食更能缓解疲劳、提升专注力。小白甚至自发组织了一个“健康小站”,分享一些简单的办公室拉伸动作和护眼小贴士。

项目讨论中,当遇到瓶颈时,不再是人人都硬撑着头脑风暴到深夜。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这个问题有点绕,我先放一放,睡一觉起来可能就有思路了。”“我也是,感觉脑子不转了,去溜达一圈醒醒神。”

曾经对林眠这套理念将信将疑、甚至暗中抵触的少数几名“卷王”型员工,在亲眼见证了团队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亲身享受到准点下班、拥有完整个人生活的甜头后,也渐渐改变了态度。他们发现,原来不需要靠透支健康和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成果的质量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上。

这种文化甚至开始向外辐射。其他部门的员工,在与合作中,明显感觉到林眠事业部的人精神面貌更好,沟通更顺畅,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开阔灵活。偶尔在电梯间或餐厅遇到,听到他们讨论如何优化工作流程、如何保证休息质量,也不再觉得是异想天开,反而会心生好奇,甚至私下打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