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06章 联调风波·菌脉新章

第106章 联调风波·菌脉新章(1/2)

目录

第106章:联调风波·菌脉新章

2089年秋分,月球基地的总装车间已褪去夏至时的忙碌,取而代之的是精密到毫秒级的全系统联调。“灵脉十四号”的银白色舰身被无数根透明数据管线缠绕,如同为星际航行披上“数字铠甲”,而培育舱外的监测屏上,8.2赫兹的灵脉能量波形正与推进系统、导航模块的参数曲线实时联动,每一次微小的波动都牵动着团队的神经。

乐乐盯着主控台的联调界面,指尖悬在“能源链路同步”按钮上方迟迟未按。就在半小时前,推进系统的能源输出出现了0.3%的波动,虽在误差范围内,却与培育舱的恒温系统形成了微妙的“参数错位”——当推进器功率短暂提升时,培育舱的温度会出现0.1c的下降,恰好触碰到“海卫一七号”幼苗的耐受临界值。“必须找到波动源头,”她对着通讯器沉声道,“阿木尔,麻烦同步调取推进器的核心电机数据,我怀疑是能源分配模块的时序出了问题。”

阿木尔的身影立刻出现在主控台旁的全息投影中,他面前的星图已切换成推进系统的内部结构图,红色的故障预警点正闪烁在电机与能源模块的连接线上。“找到了!”他调出一段数据日志,“昨天调试时,木星引力模拟程序的参数没有完全复位,导致推进器在‘引力弹弓’预演模式下,会自动优先分配能源,挤占了培育舱的恒温供电。”他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将木星引力参数重新校准,主控台的波动曲线瞬间变得平稳,培育舱的温度也回升到-235c的标准值。

就在联调即将进入下一阶段时,培育舱的菌脉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小宇抱着便携式检测仪冲进车间,头盔上的指示灯急促闪烁:“培育罐的菌网活性下降了!编号27到32号罐,活性从98%掉到了92%,荧光传感器还检测到微量的异常代谢产物!”

乐乐的心瞬间揪紧,她立刻启动培育舱的应急观察模式,透明舱壁内,原本紧紧缠绕根系的淡紫色菌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疏。古丽的全息影像几乎在警报响起的同时弹出,她身后的生物实验室里,“抗辐射三生菌”的培养皿正泛着微弱的绿光。“是低温激活因子的时效问题!”古丽举起一份检测报告,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我们之前模拟的是恒定低温环境,但联调时培育舱的温度波动,让激活因子提前消耗了30%,现在菌株的抗逆性正在下降。”

林羽拄着拐杖走到培育舱前,目光落在舱壁上的压力传感器上。他突然指着监测屏上的氧气浓度曲线:“等等,氧气循环系统的效率刚才是不是波动过?”小宇立刻调出记录,果然,十分钟前氧气生成效率从100%降到了97%,而这恰好与菌网活性下降的时间完全吻合。“巴西少年团队的微生物模块!”乐乐突然反应过来,“分解二氧化碳产生甲烷时,会不会释放了微量的抑制性物质?虽然浓度极低,但对敏感的菌网来说可能是‘隐形威胁’。”

古丽立刻让实验室启动“菌脉-微生物互作模拟”,半小时后,模拟结果证实了猜想——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微量乙烷,会与三生菌的细胞壁发生反应,导致菌网的氮转化效率下降。“必须给微生物模块加一道‘过滤屏障’,”古丽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绘制方案,“我们可以在甲烷收集管中加入纳米级吸附膜,既能保留甲烷作为备用能源,又能过滤掉乙烷,同时补充新的低温激活因子,双管齐下恢复菌网活性。”

团队立刻分头行动:小宇带着工程师拆卸氧气循环系统的甲烷收集管,古丽则远程指挥实验室制备新型吸附膜和激活因子。三个小时后,当吸附膜安装完成、新的激活因子通过注入端口进入培育罐时,监测屏上的菌网活性曲线开始缓慢回升,淡紫色的菌网重新缠绕住幼苗的根系,荧光传感器传来的灵脉能量数据也稳定在8.2赫兹。

“菌脉系统恢复正常!”小宇兴奋地喊道,主控台旁的团队成员终于松了口气。乐乐看着培育舱内重新焕发生机的幼苗,突然注意到监测屏角落的一个细节——经过这次波动,幼苗的根系反而比之前粗壮了0.2毫米,叶片上的荧光点也更亮了。“或许这不是坏事,”她笑着说,“就像人类在逆境中会变得更强,这些幼苗好像也在适应星际环境的‘考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