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96章 星网拓宇·米兰达寻脉

第96章 星网拓宇·米兰达寻脉(2/2)

目录

接下来的半年,基地里所有人都投入到“米兰达焰果”的强化培育和“灵脉十二号”的发射准备中。乐乐和阿木尔每天泡在“米兰达环境模拟实验室”,记录幼苗在不同冰层厚度、光照强度下的生长数据——他们看着幼苗在-210c的低温下调整叶片的透光率,在微弱光照下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监测日志上的曲线越来越接近米兰达的实际环境参数。

2071年夏至,“米兰达焰果”的培育迎来关键节点——初代幼苗在模拟冰层环境下结出了第一颗淡青色的果实。乐乐小心地将果实取出,放在检测仪上,屏幕显示:“灵脉能量7.0赫兹,抗冻基因表达量96%,冰层矿物质吸收效率18%,完全符合米兰达的种植要求。”“成功了!”乐乐兴奋地大喊,立刻将数据同步到“全球少年灵脉数据库”,屏幕上瞬间涌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巴西的卢卡已成为雨林灵脉守护区的负责人,他上传了自己培育的“雨林-米兰达杂交果”照片;加拿大的奥莱则在北极冰原建立了“冰脉监测站”,发来一段“北极冰果与米兰达果”的对比视频。

同年10月,“灵脉十二号”探测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乐乐和阿木尔站在观测区,看着火箭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刺破长空,手里挥舞着画有米兰达悬崖与焰果苗的旗帜。当火箭进入地球轨道时,指挥中心的环形屏幕上,六条能量曲线突然同时向上波动——地球、火星、月球、欧罗巴、泰坦、米兰达模拟信号的灵脉能量,正通过星网为“灵脉十二号”送行。

“它会带着米兰达焰果,飞向天王星!”阿木尔轻声说,眼里满是激动,“等它成功着陆,我们的星网就会扩展到第六颗星球,灵脉的光芒就能照亮天王星轨道了。”

发射成功后,乐乐和团队回到指挥中心,立刻投入到“灵脉十二号”的飞行监测中。屏幕上,探测器正沿着预定轨迹向土星飞去,舱内的“米兰达焰果”种子和“冰丝菌”被保存在-210c的低温容器中,处于深度休眠状态。“预计2074年抵达土星轨道,2083年就能到达米兰达。”苏瑶指着屏幕上的倒计时,“这期间,我们要持续优化六脉星网的能量同步率,确保米兰达的灵脉能量能顺利接入,还要培育‘米兰达-泰坦杂交果’,为后续的星际品种改良做准备。”

古丽这时拿着一份来自泰坦培育区的报告走进来:“泰坦的‘泰坦焰果林’已扩展到1000平方米,甲烷转化效率提高到95%,产生的能量通过星网,能满足欧罗巴水脉果20%的能耗需求。”她将报告递给乐乐,“未来等米兰达的培育区建成,六颗星球的能量就能形成闭环,无论哪颗星球遇到极端环境,都能快速获得其他星球的支援。”

乐乐翻开报告,看着泰坦焰果林的照片,突然想起30年前第一次培育火星焰果的场景——那时候她还是个攥着监测仪的年轻研究员,如今已成为星网任务的总负责人。“时间过得真快啊。”她轻声说,指尖拂过照片上的淡紫色果实,“但只要星网还在延伸,只要生命的种子还在播撒,我们的探索就不会停止。”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塔克拉玛干沙漠时,“米兰达环境模拟实验室”里的“米兰达焰果二号”种子开始发芽。乐乐背着装有监测仪的背包,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新的监测日志,在第一页写下:“2071年6月21日,米兰达焰果二号发芽,灵脉能量7.1赫兹,抗冻基因表达量97%,向天王星出发。”

她知道,这场跨越星海的灵脉守护之旅,还有无数的星球要探索——海王星的海卫一、柯伊伯带的冥王星,甚至更远的系外行星,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焰果家园”。但只要六脉星网的能量继续跳动,只要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不熄灭,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没有唤醒不了的灵脉。

新的星轨已在宇宙中展开,新的生命故事,正随着“灵脉十二号”的轨迹,在米兰达的冰层峡谷中、在天王星的蓝色光环下,缓缓续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