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60章 青藏脉衡·全球脉和

第60章 青藏脉衡·全球脉和(2/2)

目录

三十天后,灵脉调水廊道首次投入使用。雨季来临,纳木错的水位上涨,打开闸门后,多余的湖水顺着古河道缓缓流向鄂陵湖——监测数据显示,纳木错的水位涨幅比往年减少了0.3米,鄂陵湖的水位则上升了0.2米,两湖的水位差明显缩小;生态堤坝内的草场,补种的灵脉牧草成活率达到了75%,已经能看到几只藏原羚在里面啃食。

更让人惊喜的是,才让在鄂陵湖的人工水塘边发现了一群黑颈鹤——8只成年鹤带着3只幼鹤,正在水塘边梳理羽毛,有的还在草丛中寻找筑巢的材料。“黑颈鹤回来了!它们要在这里筑巢了!”才让激动地大喊,牧民和孩子们都围过来看,有人还拿出了家里的酥油茶,在远处静静地看着,生怕打扰到这些“高原精灵”。

又过了十五天,藏羚羊的迁徙季节到来。林羽和巡逻队一起,沿着清理后的迁徙通道观察,发现有3群藏羚羊(共约500只)顺利通过了曾经被阻断的区域,朝着水草丰美的方向迁徙。便携式水晶球碎片显示,纳木错流域的灵气纯度从38%升到了47%,能量波动像重新被理顺的经幡,在高原的风中稳定地跳动,湖泊群灵脉的“平衡感”正在逐步恢复。

在离开青藏高原前,众人和当地牧民、孩子们一起,在灵脉调水廊道的第一座生态闸门旁,立了一块用高原花岗岩制成的“脉衡碑”,上面刻着“青藏脉衡,湖草共生”八个大字,旁边用藏汉双语写着对纳木错流域的祝福。乐乐还把自己的青稞秸秆小标记送给了藏族小伙伴卓玛,约定明年迁徙季节再来,看看藏羚羊的种群有没有变多,看看黑颈鹤的幼鹤有没有长大。

飞机缓缓升空,林羽看着窗外湛蓝的纳木错湖、金黄的草场和远处的雪山,心里满是感慨。从北极苔原到青藏高原,从湄公河三角洲到阿尔卑斯山脉,这一路修复的不仅是一条条断裂的灵脉,更是人与自然之间被遗忘的连接——每一条灵脉的苏醒,每一种生物的回归,都是地球在向人类传递“共生”的信号。

“我们走过的这些地方,其实都是地球灵脉的‘毛细血管’,”苏瑶看着平板电脑上各地灵脉的监测数据,轻声说,“刚果雨林的脉合、塞伦盖蒂草原的脉盛、地中海海岸的脉守……每一条毛细血管都通畅了,地球的‘生命循环’才能真正恢复。”

阿哲点点头,指着屏幕上逐渐连成一片的绿色光点:“你看,我们修复的区域已经形成了‘灵脉网络’,从非洲到亚洲,从欧洲到美洲,这些光点之间的能量正在相互传递。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网络会覆盖更多地方,让全球的灵脉都能重新连接。”

乐乐趴在窗边,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高原,小声说:“等我长大了,还要去更多地方,帮更多灵脉恢复生机。我要告诉所有小朋友,地球是我们的家,每一棵草、每一条鱼、每一只鸟,都是我们的家人。”

林羽看着身边的乐乐,又望向窗外的天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像一层温暖的光罩,包裹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他突然明白,“守护灵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使命,也不是一代人的责任,而是无数人用热爱与坚守编织的“全球约定”:从刚果盆地的村民到北极科考的队员,从马赛族的牧民到藏族的孩子,每一个为灵脉付出的人,都是这个约定的践行者。

飞机朝着家的方向飞去,舷窗外的星空逐渐亮起。林羽知道,灵脉守护的旅程不会结束——或许明天,他们又会踏上新的征程,去修复下一条等待苏醒的灵脉。但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记得:地球的灵脉与人类的生命紧紧相连,守护灵脉,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未来;让全球脉和,就是让地球永远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这是刻在每一个灵脉守护者心中的信念,也是他们愿意用一生去践行的永恒承诺。而这份承诺,会像灵脉的能量一样,跨越山川湖海,传递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永远延续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