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笫198章寻梦男孩(一九八)

笫198章寻梦男孩(一九八)(2/2)

目录

在邓鑫元的鼓励下,团队重新振作起来。张教授带着核心成员,连续一个月泡在实验室,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终于,在第五个月,他们成功攻克了芯片封装技术,研发出的量子通信芯片,传输速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升了15%,成本降低了30%。

消息传出,国内通信巨头华为立刻找上门来,提出联合成立“量子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芯片的产业化应用。签约仪式上,华为的技术负责人握着邓鑫元的手说:“邓校长,你们江理,真是藏龙卧虎啊。没想到在江城,能做出这么顶尖的技术。”

林博士的团队也传来好消息。他们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通过了国际认证,被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埃斯顿采购,替代了原本依赖进口的控制系统。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省近亿元成本。埃斯顿还与江理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每年从江理招聘50名毕业生,提前一年进入企业参与研发。

智慧农业团队的研发,则给农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他们研发的“农作物基因编辑智能设备”,将原本需要半年的育种周期缩短到一个月,准确率提升到98%。在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用这套设备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亩产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还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农业农村部的领导视察后,评价道:“这套设备,让中国的育种技术迈出了一大步。”

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江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5年,江理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人工智能和智慧农业两个学科获评A+,智能制造学科获评A-,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理工高校第35位,首次进入全国前40名。这个成绩,震惊了教育界——五年前,江理还只是一所排名100开外的地方理工大学。

前来考察学习的高校络绎不绝,省教育厅特意在江理召开“地方高校发展经验交流会”,让邓鑫元分享办学经验。邓鑫元站在台上,没有讲太多华丽的辞藻,只说了三句话:“以学生为中心,让教育回归本质;以科研为驱动,让技术服务社会;以改革为动力,让学校跟上时代。”

2024年9月,教育部传来消息,江理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邓鑫元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将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消息传到学校,师生们沸腾了。张强带着自己公司的员工,回到母校,在广场上拉起横幅:“祝贺邓校长,祝贺江理!”赵磊也从老家发来视频,视频里,村民们举着“感谢江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牌子,向邓鑫元致敬。

表彰大会当天,人民大会堂里灯火辉煌。邓鑫元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站在领奖台上,接过教育部部长颁发的奖牌和证书。看着台下的领导和同行,他的脑海里闪过一幕幕画面:第一次走进江理时,学生们围着老旧设备的渴望眼神;改革初期,王院长等院系负责人的抵触与后来的支持;张教授、林博士等人才,放弃优厚条件来到江理的信任……

所有的艰难与付出,都在这一刻凝聚成荣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