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158章 寻梦男孩(一五八)

第158章 寻梦男孩(一五八)(1/2)

目录

一五八

方案一出,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邓鑫元立刻带队走访江城市各个社区、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第一个落地的项目是“老年智能技术培训班”,学校联合10个社区,每个社区每月开设2期培训班,由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轮流授课。开班第一天,社区活动室就坐满了老人,72岁的张大爷拿着手机,跟着老师一步步学习如何视频通话:“以前跟外地的孙子联系只能打电话,现在学会了视频,能天天看见他,太谢谢你们了。”

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也进展顺利。江城理工大学与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中高职衔接”协议,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后,可以通过学校的成教渠道升入本科,期间还能共享江城理工的实训资源。2021年年底,第一批50名中职学生通过衔接培训,成功考入了江城理工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现了“中职到本科”的跨越。

最让人惊喜的是与中小学的“StEA课外实践课程”合作。学校开放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土木工程等学院的实验室,设计了“机器人搭建”“桥梁模型制作”“3d打印创意设计”等课程,吸引了江城市20多所中小学的学生参与。有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完成机器人搭建课程后,兴奋地对老师说:“我以后也要来这所大学,造更厉害的机器人!”

这些项目的落地,让江城理工大学的继续教育不再局限于“学历+培训”的传统模式,而是真正融入了区域发展,成为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2021年,学校继续教育办学收入达到了6500万,虽然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但社会效益显着提升,获得了江城市“终身学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年底,邓鑫元迎来了自己的47岁生日。这一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而是来到了继续教育学院的“改革成果展”现场。展厅里,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2018年堆满纸箱的档案仓库,如今变成了整洁的电子档案管理室;2019年空荡荡的非学历教育教室,现在坐满了认真听课的学员;2020年刚建成的线上学习平台,如今已经升级成了智能学习系统……

“邓校,您看,这是我们今年新开发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项目’的宣传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赵刚拿着一本彩色画册走了过来,“我们和江城市的5个乡镇合作,针对种植户、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还邀请了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授课,目前已经培训了200多名农户。”

邓鑫元接过画册,翻开第一页,上面印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让继续教育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他欣慰地笑了:“这个项目很好,我们的继续教育不仅要服务城市,还要服务乡村,让更多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校长陈铭打来的:“鑫元,来我办公室一趟。”

邓鑫元走进校长办公室,发现党委书记张世成也在。陈铭笑着起身,语气里满是认可:“鑫元,你担任常务副校长这阵子,不仅把分管的教学工作抓得扎实,连继续教育改革都打出了亮眼的成绩——数字化平台用户满意度提升30%,非学历教育项目报名量翻了一番,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