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95章 寻梦男孩(九十五)

第95章 寻梦男孩(九十五)(2/2)

目录

邓鑫元家中客厅里,空调吹着26c的凉风,母亲杨贵碧正忙着把刚从菜市场买的麒麟瓜放进冰箱,西瓜上还带着水珠,她擦了擦手,又去厨房端刚煮好的绿豆汤。父亲邓宏国坐在沙发上,抱着四岁的邓念云,教他认桌上的飞机模型——那是邓鑫元从美国带回来的波音747纪念品,机翼上还印着密歇根大学的校徽。看到邓鑫元和汪伟仁进来,杨贵碧赶紧迎上去:“伟仁来啦,快坐快坐,刚切的西瓜,赶紧吃块降降温,外面热坏了吧?”邓念云看到汪伟仁,立刻从爷爷怀里跳下来,举着飞机模型跑过去,小跑到汪伟仁面前:“汪叔叔,你看我的飞机,爸爸说你在美国也有飞机模型,比我的还大!”

“是啊,念念真厉害,都会认飞机模型了。”汪伟仁弯腰抱起邓念云,让他坐在自己胳膊上,笑着说,“等叔叔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好了,就带你去看真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我在美国天天调试的那种,能精准夹起小零件,比你的飞机还灵活,到时候让机器人给你夹个小玩具好不好?”邓念云眼睛瞪得圆圆的,用力点头:“好!我还要看机器人跳舞!”逗得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吃饭时,餐桌上摆着满满一桌菜:麻婆豆腐冒着热气,红油裹着豆腐块,撒着葱花;回锅肉香气扑鼻,肉片煸得金黄;还有清炒时蔬、番茄炒蛋,都是汪伟仁爱吃的家常菜。邓鑫元和汪伟仁坐在对面,继续聊改革细节,手里的筷子都没停。邓鑫元夹了一块豆腐放进嘴里,说:“我打算在化工学院推行‘三维课程体系’,基础课融入美国《化工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框架,把里面的‘设备强度计算’‘管道流体力学’这些重点章节拆成案例教学;实战课对接我跑遍重庆的化工企业摸出的生产需求,比如重庆某生物公司的‘核桃油萃取’项目,就让学生跟着做工艺优化;创新课则直接用我在美国参与的智能反应釜项目做课题,让学生分组设计控制程序,最后咱们一起评奖。”

汪伟仁刚喝了一口绿豆汤,立刻接话:“那正好,你们的学生可以来我们实训中心上设备操作课,我教他们用pLc编程控制机床——这是我在美国熬夜啃《智能控制理论》总结的实操技巧,从编程逻辑到故障排查,都整理成了手册,保证他们学完就能上手。而且咱们可以搞‘跨学科毕业设计’,你的学生做化工工艺设计,我的学生做配套设备设计,最后一起答辩,企业看了肯定喜欢。”

杨贵碧端着一盘刚切好的西瓜走过来,放在桌上,忍不住插话说:“你们俩在国外的时候就互相照应着学本事,伟仁你英语好,帮鑫元改论文;鑫元你动手能力强,帮伟仁修实验设备,回来又一起干事,真是比亲兄弟还亲。”邓宏国放下筷子,点点头说:“是啊,做事业就得有个靠谱的伙伴,你们俩把国外学的真东西用在正地方,让学院变好,让学生有出息,比啥都强。以后遇到难处,互相帮衬着,别像有些人似的,出去学了点东西就忘了本。”

汪伟仁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大口,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他擦了擦嘴说:“叔、婶,您放心,我和鑫元肯定好好干。等实训中心建好了,第一个请您二老去参观,让您看看咱们从美国学回来的技术,到底能搞出啥名堂。”邓鑫元也笑着点头,拿起手机翻出在美国拍的实验室照片,递给父母看:“您看,这就是布朗教授的实验室,里面的智能反应釜,咱们学院明年也能引进,到时候咱们的学生也能用上世界一流的设备。”

窗外的香樟树被风吹得沙沙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映得饭菜格外有食欲。邓念云坐在儿童椅上,拿着小勺子舀豆腐吃,时不时抬头看看爸爸和汪叔叔,眼里满是好奇。邓鑫元和汪伟仁聊着改革方案,时而争论某个细节,时而击掌达成共识,连空气里都飘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这份并肩作战的兄弟情,这份从美国带回的技术与初心,终将在重庆的这片土地上,开出属于化工与机械学科的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