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63章 寻梦男孩(六十三)

第63章 寻梦男孩(六十三)(2/2)

目录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评议结果即将出来的前一天,院长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说邓鑫元在金工实习改革中,收受了机械厂的 “好处费”。院长立刻找邓鑫元谈话,语气严肃:“这事如果属实,不仅系主任没指望,你的工作都可能保不住。”

邓鑫元心里一沉,随即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和机械厂的所有往来凭证:“院长,您看,这是三家机械厂的合作协议,里面明确写了‘无任何现金往来,仅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支持’;这是我帮学生申请的实习补贴发放记录,每一笔都有学生签名;还有这个,是机械厂给学院捐赠的实训设备清单,都登记在学院的固定资产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您不放心,我可以请机械厂的负责人来做证明。”

院长看着这些凭证,又想起邓鑫元这些年的表现,心里有了数。第二天,他在教职工大会上澄清了此事:“匿名信内容不实,邓鑫元在合作过程中,始终以学院和学生的利益为先,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原来,这封匿名信是有人故意造谣,想影响选拔结果,却没想到邓鑫元做事向来严谨,早就留下了所有证据。

最终的选拔会议上,校领导们翻看着两人的考核资料。赖小刚的理论成果突出,但在实践应用和统筹协调上有所欠缺;而邓鑫元,教学评估得分 92 分,课题答辩获得 “优秀”,群众评议支持率 85%,更重要的是,他牵头的项目为学院带来了实际效益,还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渠道。

“机械学院需要的不仅是懂理论的学者,更需要能把理论落地、能带领团队往前走的带头人。” 校党委书记放下资料,目光落在邓鑫元身上,“邓鑫元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了解教学、懂科研、会统筹,还能团结同事,这样的人,适合当系主任。”

当院长宣布 “由邓鑫元担任机械与制造学院系主任” 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邓鑫元站起身,对着在场的领导和同事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把这份信任,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 接下来,我计划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同时优化课程体系,让咱们的学生既能学好理论,又能练出真本事。”

散会后,熊刚拍着邓鑫元的肩膀,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能行!你这几年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邓鑫元望着窗外的香樟树,新叶已经冒了芽,嫩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他想起三年前刚留校时,唐老师对他说 “做事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他终于明白,所谓的 “能力”,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每一次备课、每一次做课题、每一次帮同事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回到办公室,邓鑫元翻开苏晓冉送的笔记本,在 “传承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这句话应;每一个岗位,都是一张需要用心书写的答卷。”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笔记本上,也落在他面前的系主任工作规划表上。表格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等条目清晰明了,每一项都标注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邓鑫元拿起笔,在 “实训基地建设” 后面画了个加粗的对勾 —— 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也是他给学院、给学生、给所有信任他的人,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他知道,系主任的担子比以前更重了,但他不怕。这不仅是一份职务,更是他多年来藏在心里的另一个梦想 —— 从当年在农村堰塘边捧着课本憧憬未来,到留校后想把机械专业教得更扎实、让更多学生有出路,再到如今想带领整个系往前冲,让机械与制造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都能打出名气,这份梦想从未变过,只是随着脚步越走越清晰。

就像当年磨钻头时,要一点点调整角度,反复打磨刃口,才能让钻头精准钻进金属;现在做系主任,也要像磨钻头那样,把每一项工作拆解开、做扎实 —— 校企合作要一家家谈,课程改革要一遍遍磨,青年教师培养要手把手带,每一步都不能急,每一步都要朝着 “让专业更强、让学生更好” 的梦想靠近。

而那些曾经在教学、科研、合作中积累的经验,那些流过的汗、熬过的夜,早已成了他追逐梦想的底气。想起第一次带金工实习,为了帮学生磨出合格的零件,自己陪着在车间待到深夜;想起为了谈下校企合作,跑遍重庆的机械厂,磨破了嘴皮子才争取到实训场地;想起熬夜修改课题方案,只为让研究成果能真正用到生产里…… 这些细碎的过往,不是负担,而是铺在梦想路上的砖石,让他在机械与制造学院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他心里清楚,系主任只是梦想的新起点,不是终点。往后要做的,是把实训基地建起来,让学生有更多实操机会;是把课程体系改好,让理论能真正对接行业需求;是把团队带起来,让年轻老师能快速成长 —— 这些事或许难,但就像当年凭着一股劲从农村走到重庆,凭着一股劲攒钱买了房,他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梦想踏实走,总能把机械与制造学院带向更好的未来,也总能让自己心里的那份 “教育梦”“专业梦”,开出更艳的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