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盛唐探案录 > 第88章 百废待兴

第88章 百废待兴(2/2)

目录

在初步修缮完成的“算学馆”内,陈默将基础的阿拉伯数字、简易方程和几何原理,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首批入选的十余名学子。起初,这些习惯了筹算和文言表述的年轻人感到极大的不适与困惑,但在陈默耐心引导和实际应用的演示(如计算田亩、丈量房屋)下,渐渐有人开了窍,眼中闪烁出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力学工坊”在墨衡的主持下,最先取得了突破。他们依据陈默提供的杠杆、滑轮原理草图,结合自身经验,成功制造出了省力数倍的复合滑轮组和改进型的起重桔槔。当看到需要数名壮汉才能抬起的石料,被一名少年轻松利用滑轮组吊起时,围观工匠和学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实践的成功,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

“医药庐”则暂时由一位名叫孙十常的年轻郎中负责。他祖上世代行医,却因不善交际而郁郁不得志。陈默将伊万笔记中关于细菌、消毒的模糊概念(转化为“微虫致病说”和“净疮防疫法”)与他探讨,并提供了制作高度蒸馏酒(酒精)的方法。孙十常如获至宝,带着几名学徒埋头研究,虽然对“微虫”将信将疑,但对酒精消毒带来的显着效果却不得不服,开始尝试将其用于创伤处理和手术器具的清洁。

“农事苑”选址在别苑后的一片荒地上。几位老农出身的学子,在陈默提供的轮作、选种、堆肥等理念指导下,开始进行对比试验。他们细心记录着不同作物长势的细微差别,虽然成果需要时间验证,但那片充满生机的试验田,本身就成了希望的象征。

就连苏密使负责的“星象历法”研究,也并非全无建树。他带着观星台的人,利用伊万笔记中关于光学和天体运行的一些正确原理,改进了观测仪器,对历法进行了更精确的校订,这份务实的态度,暂时缓和了他与陈默之间微妙的关系。

格物院,这个初生的婴儿,正在蹒跚学步,虽然稚嫩,却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