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百废待兴(1/2)
格物院的筹建,如同在坚冰上开凿河道,虽得朝廷明旨,具体施行却步步维艰。选址的皇家别苑多年荒废,殿宇倾颓,杂草丛生,首要的修缮便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户部的拨款流程繁琐,层层盘剥克扣,实际到位的资金往往捉襟见肘。少府监派来的工匠,多是些混迹官场的老油条,对陈默提出的许多“古怪”要求(如特定尺寸的琉璃窗、坚固平整的水泥地面、通风良好的实验室布局)阳奉阴违,进度缓慢。
陈默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这些庶务之中。他亲自监督账目,与户部官员周旋,甚至不得不动用刑部尚书的权威,弹劾了几名贪墨太过、办事不力的胥吏,才勉强保证了工程款项和材料的供应。对于工匠,他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一方面提高酬劳,明确赏罚,另一方面,让墨衡等懂行的人参与监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朴实的作风,逐渐赢得了部分老实工匠的认可。
“没想到,这建院子,比破案还难。”赵虎看着日渐成型的院舍,忍不住感慨。他如今负责格物院外围的安保,也见识了不少官场龌龊。
陈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苦笑道:“破案只需找出真凶,而建设,却要面对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阻碍。但这第一步,必须走稳。”
与此同时,人才的招募也非一帆风顺。尽管有朝廷征召的名义,但“格物”一词对大多数读书人而言,仍是奇技淫巧的代名词。真正前来应征的,多是像墨衡一样,有实学却无科举出身、或家境贫寒的寒门士子、工匠、医师,数量稀少,且水平参差不齐。
陈默深知根基的重要性,他并不急于求成。他亲自面试每一位应征者,不看重八股文章,只考察其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心。他定下了格物院的初步规矩:不分贵贱,只论才学;注重实证,不尚空谈。
尽管困难重重,格物院的第一批“星火”终究还是点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