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 第138章 大婚下

第138章 大婚下(2/2)

目录

入夜,岳承嗣走进后帐洞房。红烛高燃,烛火跳得温柔,帐幔上的 “并蒂莲” 在光里晕着软乎乎的影,桌上摆着花生、桂圆、红枣,还有一碗温着的莲子羹 —— 是温玉薇攒了好几夜的心思,知道他夜里总渴,又怕他喝凉酒伤胃,特意让厨娘炖的,还撒了把他爱吃的干桂花,香气轻轻飘着。

温玉薇坐在床边,红盖头没掀,听见脚步声,指尖悄悄攥着裙摆,耳尖红得像帐角垂着的红穗子。岳承嗣走到她面前,脚步放得极轻,比在阵前探敌营时还谨慎,他拿起桌上的喜秤,指尖碰着秤杆,竟有点发颤,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轻轻挑开盖头的一角。

烛光顺着缝隙溜进来,落在她脸上 —— 眉梢是软的,眼尾是弯的,眼里盛着烛火,像把渭水的月光都揉了进去。岳承嗣喉结动了动,把盖头彻底挑落,盯着她看了半晌,只憋出两个字:“好看。” 话一出口,耳根 “唰” 地红透,抬手挠了挠脸颊,倒比在联军阵前冲锋时还紧张。

温玉薇被他这模样逗笑,眼底的羞怯淡了些,她端起桌上的交杯酒,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声音软得像浸了水的棉絮:“岳大哥,喝了这杯酒,咱们就是夫妻了。”

岳承嗣接过酒杯,手指碰到她的指尖,温温的,像春日里的渭水,他连忙低头,跟着她的动作交缠手臂,仰头喝下。酒是温的,桂花香气在舌尖散开,比庆功时的烈酒还让人心里发烫,连带着眼眶都有点热乎。

他放下酒杯,刚想再说点什么,就见温玉薇从袖袋里摸出一把小巧的银剪,还有块绣着 “同心” 二字的锦带。锦带是她夜里就着烛火绣的,针脚细细密密,“同心” 两个字绣得格外重,线都选了最牢实的红绒线。“民间说,结发为夫妻,” 她轻轻撩起自己的一缕头发,睫毛颤了颤,像停了只小蝴蝶,“岳大哥,咱们也剪段头发系在一起,往后你当你的节度使,我守着你,不管是守陕西,还是过日子,都不分开,好不好?”

岳承嗣点头,抬手撩起自己的头发,任由她的剪刀轻轻落下。她的指尖蹭过他的发梢,有点凉,却让他心里暖得发慌。温玉薇把两人的头发放在掌心,用锦带一圈圈缠好,系成个小小的同心结,递给他时,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收着,就当我陪着你,不管你去巡查边境,还是在营里处理公务,我都在你身边。”

岳承嗣接过结,小心翼翼揣进怀里,贴在心口的位置 —— 那里是他跳得沉稳的心跳,是护着陕西百姓的底气,如今多了个小小的结,竟比握着定北剑时还踏实。他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手背,声音沉得像渭水的浪:“我这双手,握过剑、杀过敌,如今握着你的手,就想护着你,护着这陕西的百姓,护着咱们这刚安稳的日子。之前让你在渭水畔盼着我,往后再不会了,我在哪,你就在哪。”

温玉薇靠在他肩上,能听见他的心跳,像西安城墙上的鼓,稳当得让人安心。她轻轻蹭了蹭他的肩头,轻声说:“我不要你总记挂着带我走,我就想陪着你。开春了,咱们去看万年、牛大、杨四他们种的麦子,新麦磨的面蒸馒头,肯定香;去渭水畔看渔民打渔,我给你做清蒸鱼,就放你爱吃的姜片;等城里的学堂修好了,咱们去看看孩子们念书,再给百姓们多分点种子……”

岳承嗣侧头,看着她眼底的憧憬,嘴角慢慢扬起笑意。他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她发间沾着的绒花碎屑,动作轻得怕碰碎了什么:“好,都听你的。开春看麦子,夏天看渔火,秋天收新粮,冬天围着火炉吃馒头。我当我的陕西节度使,你做我的诰命夫人,咱们守着这陕西,守着万年、牛大这帮弟兄,守着彼此,把日子过成最暖的模样。”

温玉薇抬头看他,烛火映在他眼里,亮得很。她没说话,只是往他怀里靠得更紧了些,手指轻轻扣住他的手。红烛摇曳,映着两人相握的手,映着帐幔上的并蒂莲,烛油顺着烛身慢慢淌下来,像淌着过不完的太平日子。

他是守着陕西的节度使,她是伴他左右的二品诰命夫人,往后岁月,以同心结为誓,守着这片热血换来的土地,守着弟兄,守着彼此,等麦浪翻涌,等炊烟升起,把安稳的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