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战落幕3(1/2)
西安府衙的窗纸被风吹得簌簌响,案几上摊着半干的战损名册,烛火摇曳间,映得朱由检脸色沉凝。他刚解了战甲,换上一身素色常服,指尖却还残留着甲胄的凉意 —— 那是昨日冲阵时,与将士们并肩厮杀沾染上的血气。
“陛下。”
门轴 “吱呀” 一声轻响,岳承嗣扶着门框进来,征袍上的血痂蹭在木头上,落下暗红的印子。他尚不足三十岁,眉眼间还带着几分少年气,眼下却挂着浓重的青黑,嘴角裂着道未愈的伤口,一开口,声音就裹着哭腔:“臣…… 臣把弟兄们的数点清了。”
朱由检连忙起身迎上去,见他脚步虚浮,忙扶着他坐到案边的凳子上:“岳卿别急,慢慢说。”
岳承嗣攥着名册的手不住发抖,指节泛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才翻开第一页:“岳家军…… 原四万三千弟兄,如今只剩两千一百七人;背嵬军守着左翼挡铁浮屠,硬生生用身子扛住了八次冲锋,就剩三十个能动的;游奕军跟着臣冲了九次阵,劈断了拐子马的阵型,只剩一百人,还个个带伤;踏白军……” 他顿了顿,喉结剧烈滚动,眼泪 “啪嗒” 砸在名册上,“踏白军全员战死,连个报信的都没留下。”
朱由检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忽然一动 —— 这还是昨日在渭水滩上,手持沥泉枪指挥千军万马、怒斩敌将的岳家军统帅吗?不过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本该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如今竟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红着眼眶,攥着名册哭得直发抖。他喉头一哽,伸手按在岳承嗣的肩上,沉声道:“岳卿,这些弟兄都是为大明死的,朕记着,大明也记着。背嵬军挡铁浮屠、游奕军冲阵,每一个人的忠勇,朕都刻在心里。”
“陕西守城的弟兄,” 岳承嗣吸了吸鼻子,声音更哑了,“从去年守到现在,苦撑半载,活着的不足五百,里头连个小旗、总旗都没剩 —— 基层军官全殉国了。归陕营虽然后期才上,也死伤大半,不足两千人,也就他们的总旗、小旗还剩十个,建制算全的。”
“还有杨将军、王将军他们……” 他抹了把眼泪,接着说,“杨四力竭晕过去,现在还躺着;王二被巴图鲁的狼牙棒扫中头部,浑身没一块好肉,军医说至少得休养三四个月才能下地;张三看着全是皮外伤,可失血太多,也得躺两三个月。牛大更惨,肋骨到腰被劈了一刀,砸阵时又伤了椎骨,军医说…… 说半年都未必能好利索。”
岳承嗣抬头望着朱由检,眼里满是无助,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陛下,臣手下没人了。岳家军能上战场的兵没了,能领兵的将也没了…… 这仗,我们赢了,可弟兄们…… 他们都没了啊……”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后背,指尖能触到他因抽泣而颤抖的肩膀:“朕知道,都是你的手足兄弟。可你要记着,他们用命守住了西安,守住了西北的门户,这不是白死 —— 往后大明复兴了,人人都会记得,是你这不到三十岁的岳将军,带着弟兄们在渭水滩上拼出了一条生路。”
他起身走到案边,拿起笔在名册上重重写下 “忠勇” 二字,墨汁透过纸页,在案几上晕开一小片痕迹:“传朕旨意:所有剩余兵力,全数编入岳家军,由你统一统领。即日起,你接管陕西所有军政要务 —— 练兵、赈灾一起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