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边关告急(1/2)
京城里的流言蜚语、朝堂上的含沙射影,虽如阴云笼罩,但对于久经风浪的宁国公府而言,尚属可应对的范畴。然而,一场真正的、裹挟着血与火的风暴,正以最猛烈、最残酷的方式,从遥远的西北边关,席卷而至。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是在一个天色未明的凌晨,如同丧钟般敲响了宫门。送信的驿卒浑身浴血,马匹奔至宫门前便力竭倒地,口吐白沫而亡。那染血的军报被火速送入宫中,其上的内容,瞬间让整个宫廷,乃至整个朝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恐慌之中。
西北重镇,绥远卫下属一处名为“黑石口”的关键隘口,三日前遭遇境外鞑靼一部精锐骑兵的突袭。守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虽拼死抵抗,但敌军仿佛对隘口兵力虚实、换防间隙了如指掌,精准地抓住了防御最薄弱的环节发动猛攻。最终,黑石口失守,守将殉国,两千余守军伤亡过半,粮草辎重被焚掠一空,周边数个村落遭荼毒,百姓死伤、被掳者无数!
军报上那冰冷的字句,描述着尸横遍野、烽火连天的惨状,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边关将士的鲜血与屈辱。
“黑石口失陷!”
“两千将士殉国!”
“鞑靼铁蹄深入百里!”
噩耗如同插上了翅膀,在朝会正式开始前,便已传遍了京师的权贵圈层。当文武百官怀着沉重与不安的心情步入宣政殿时,整个大殿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御座上的小皇帝,脸色铁青,紧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珠帘之后的沈太后,虽看不清面容,但那沉寂的气息,也透露出其内心的惊怒。
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沉痛地详细禀报了黑石口之败的惨状。每一句陈述,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
死寂。令人窒息的死寂。
随即,便是如同炸开锅般的哗然与议论!
“黑石口乃绥远卫门户,地势险要,驻军亦非弱旅,怎会如此轻易被攻破?”
“敌军怎会对我换防时间、兵力部署如此清楚?莫非……莫非有内奸?!”
“损失如此惨重,边民遭此大劫,此乃十年来未有之败绩!必须严查!”
恐慌、愤怒、猜疑,各种情绪在朝堂之上交织、蔓延。而就在这时,一个冰冷而尖锐的声音,如同毒蛇出洞,骤然响起。
出列的,依旧是那位御史周正清。他的脸色因激动而微微涨红,眼神却带着一种抓住要害的亢奋。
“陛下!太后!”他声音高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黑石口之败,疑点重重!敌军对我军情了如指掌,绝非偶然!臣前日便曾弹劾宁国公顾廷烨权倾朝野,结交边将,掌控军机!如今边关惨败,军情泄露,臣不得不疑,此事是否与顾侯爷……有所关联!”
他虽未直接说出“通敌”二字,但那引导性的言语,那将前后事件串联起来的暗示,已如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指顾廷烨!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随即,便是一片更大的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