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未雨绸缪(1/2)
月下对酌时那“盛极当思退路”的警醒,并非一句空谈。寿宴的喧嚣彻底散去之后,宁国公府看似一切照旧,依旧门庭显赫,仆从如云,但在那深宅之内,最高掌权者的心中,已然掀起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顾廷烨与明兰这对夫妇,以其一贯的默契与执行力,开始将那份高处的清醒,转化为具体而微的行动,为这艘正处于鼎盛年华的巨轮,悄然调整着航向,预备着可能到来的风浪。
首先着手调整的,是那些过于显眼、容易授人以柄,或与朝堂势力牵扯过深的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利润丰厚,如同挂在门楣上的明珠,璀璨夺目,却也最容易引来觊觎与攻讦。
一日,顾廷烨召来了几位掌管此类核心产业的管事,其中便包括李德福。他在外书房单独见他们,神色平静,语气却不容置疑。
“北边那几处与军中关联过密的马场,除了保证军需供应最核心的部分,其余附属的皮货、草料生意,可以逐步收缩,或寻找可靠之人接手,我们占股即可,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挂在明面。”顾廷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李德福,“德福,你负责的马场,尤其要注意分寸,与当地驻军将领的往来,务必保持在公务范畴,私下馈赠,能免则免。”
李德福心中一震,他深知这几处产业如今的规模与利润,但见顾廷烨神色凝重,立刻躬身应道:“是,侯爷,小的明白。定会妥善处理,绝不留下任何隐患。”
另一边,明兰也在处理类似的事务。她将丹橘和另外两位负责京城及江南绸缎庄、织造分销的掌柜唤来。
“如今我们名下挂着‘宁国公府’招牌的铺面,尤其是那些地处繁华、引人注目的,需要做些调整。”明兰语气温和,却带着决断,“可以逐渐转为与信誉良好的老字号合作,我们以资金、渠道入股,隐于幕后分红,或者,将部分铺面转到几位忠心可靠的旧仆名下,由他们明面经营,我们暗中掌控。总之一条,不必让外人一眼就看出,这些日进斗金的生意,桩桩件件都与我顾家直接关联。”
丹橘立刻领会了其中深意,这是要化明为暗,藏富于人。她沉稳应下:“夫人放心,奴婢知道该如何做。会寻几家根基干净、背景简单的老合作商号洽谈,必不会引人注意。”
这些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计划地、平缓地进行,避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猜测和市场动荡。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过于扎眼的利润被主动舍弃,如同为过于繁茂的大树修剪掉一些招风的枝叶。
与此同时,另一项更为隐秘,也更为长远的计划也在同步推进——将更多的资金与资源,转向那些不易察觉、却能福泽子孙后代的领域。首当其冲的,便是土地与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