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 > 第297章 故老言旧

第297章 故老言旧(2/2)

目录

“后来啊,许是他的诚心和才学打动了上官,那方案竟被采纳了!”盛纶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几分与有荣焉,“工程完成后,果然水患大减,良田得以保全,漕运也更加顺畅。盛安公因此得了嘉奖,虽未直接授官,但在乡里声望极高。他也以此教育子孙,读书人当有济世之心,学问要用于实处。”

这个故事,与之前在船上听老船工提到的“精通水利”的传闻相互印证,让那位模糊的高祖形象,在明兰心中顿时变得立体而崇高起来。那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将学问与民生疾苦相连的担当。

盛纶又讲了几代先祖如何恪守“诗书传家”的祖训,如何在清贫中坚守士人气节,也讲了盛紘父亲(明兰祖父)那一代,兄弟几人如何刻苦攻读,最终只有盛紘父亲考取了功名,外放为官,从而带领盛家一支离开了扬州。

“你父亲(盛紘)小时候,就在这老宅里长大。”盛纶指着庭院,“那时节,这院子里可热闹了。他天资聪颖,读书极为刻苦,常常夜深了,他书房里的灯还亮着。你祖母……唉,也是个贤惠人,持家有道,就是身子骨弱了些……”

听着老人絮絮叨叨地讲述着父亲少年时的勤奋,祖母的辛劳,以及这个家族在漫长岁月里的起起落落,明兰心中感慨万千。她看到了盛家并非一夜显赫,而是一代代人靠着勤俭、苦读、以及对道义的坚守,一步步艰难走来的。那份清贫中的风骨,困境中的坚持,远比财富权势更让她感到震撼与敬佩。

之后几日,明兰又陆续拜访了几位与盛家祖上有些交往的当地乡绅老者。从他们口中,她听到了更多关于盛家先祖的零散事迹:有在灾年开仓放粮、周济邻里的善举;有在乡里纠纷中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美名;也有因性格耿直、不善钻营而在仕途上并不得意的遗憾。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拼图一般,逐渐拼凑出一个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的盛家历史画卷——有光辉,也有阴影;有令人钦佩的操守,也有无可奈何的局限。而这,恰恰是一个真实家族传承的常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