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哀荣备至(2/2)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大人到——”
“光禄寺少卿赵大人到——”
“宁远侯顾爷、忠勤伯袁爷到——”
……
司仪唱喏的声音带着悲腔,一声接一声地在灵堂外响起。每一声唱喏,都代表着一批宾客的到来,也意味着跪在灵前的孝子贤孙们需要叩首还礼。
长柏作为孝子,需跪在灵旁,对每一位前来吊唁的宾客叩首答谢。他神情肃穆,举止合仪,尽管身心俱疲,却始终维持着士大夫家族的体面与风骨。每当有重量级的宾客,如顾廷烨、袁文绍(华兰夫君)等联袂而来,或是盛紘生前极为看重的上司、同窗前来,长柏更是需格外郑重,强忍悲痛,与对方简短叙话,感谢其前来送父亲最后一程。
女眷这边,则由海氏领头,率领众姐妹妯娌答谢前来吊唁的女宾。王氏因悲伤过度,加之年事已高,精神不济,多数时候在自己房中静养,只在重要女客来时,才由人搀扶出来见礼。海氏行事稳重,言谈得体,在众女眷的协助下,将内眷这边的吊唁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
明兰跪在姐妹之中,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吊唁人群,听着那此起彼伏的哀乐与哭声,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空洞与悲伤。这些喧嚣与哀荣,父亲再也看不到了。她想起父亲临终前那清明的眼神,那最后的嘱托,泪水便忍不住再次涌出。她并非在做戏,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到痛楚。那种痛,源于血脉的断裂,源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源于那些未来得及完全冰释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