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 > 第205章 寒窗三载砺锋芒

第205章 寒窗三载砺锋芒(1/2)

目录

京城三年,弹指而过。 这三年里,长栋仿佛变了个人。昔日那份因中举而生的些许轻狂早已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内敛的气度,如同被时光河水反复冲刷的卵石,敛去了棱角,却更显坚韧光滑。

他并未返回宥阳,也未常住盛京老宅,而是在长柏的帮助下,于京城僻静处租赁了一处小院,只带了一个老仆和一个小厮,闭门苦读。他婉拒了大多数无谓的社交应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问之中。

这三年来,他做了三件事。 其一,精研经典,查漏补缺。他将上次会试的失利视为一面镜子,反复揣摩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他将在顾家庄园时顾廷烨指点他的那些笔记、游记、地方志又重新翻出来,结合京城能接触到的更多邸报、政论文章,细细研读。他不再满足于泛泛而谈,而是力求对每一个经义论点、每一条时政策略,都追根溯源,理解其深层逻辑和现实关联。书房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

其二,虚心求教,广纳百川。他深知自身视野仍有局限,便时常拿着自己的文章,虚心向长柏请教。长柏虽公务繁忙,但对这个肯吃苦、有悟性的庶弟也多有提点,往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此外,他还通过长柏的关系,拜访了几位不慕虚名、学问扎实的致仕老翰林,聆听他们的教诲。他甚至会去茶馆酒肆,听那些不得志的文人、走南闯北的客商谈论天下事,从中汲取最鲜活的养分。

其三,勤练笔耕,厚积薄发。他坚持每月做数篇时文策论,题目或来自历届考题,或自己模拟时政热点。每一篇文章都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他将明兰的信放在案头,每当有所懈怠或自我怀疑时,便看上一眼,“可以输,却绝不能认输”那句话,如同最有力的鞭策,激励着他一次次重新拿起笔。

三年的光阴,就在这青灯黄卷、墨香笔影中悄然流逝。长栋的面容更显清癯,眼神却愈发深邃明亮,那是一种经过沉淀和积累后,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与从容。

偶尔,明兰会从宥阳寄来家书和衣物吃食,信中从不催问功课,只关心他的身体起居,聊聊家常趣事,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他枯燥的苦读生涯。顾廷烨也曾托人捎来一封短信,只有寥寥数语:“静心,凝神,以待天时。”长栋将这张短笺与明兰的信珍藏在一起,视若珍宝。

转眼间,又一届会试之期临近。 这一次,长栋心中没有了三年前的志忑与幻想,只有一片平静的笃定。他已尽了人事,剩下的,便听天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