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润物细无声(2/2)
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草儿回家后,会拿出沙盘,认真地教弟弟写刚刚学会的几个字。她会帮着母亲算清每日的用度,甚至还能指出粮店伙计算错的一笔小账。她给弟弟缝补的裤子,针脚细密平整,母亲看着,眼里满是欣慰的笑意。
另一个叫二妞的女孩,用护理课上学到的方法,成功地用蒲公英煮水给中暑的父亲退了热,被父亲逢人便夸。
女孩们的眼神,不再是最初的懵懂和怯懦,渐渐变得明亮、自信,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她们开始懂得思考,敢于发问,甚至在小组劳作中学会了协作和表达。
乡民们的态度,也悄然转变。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啧啧称奇,再到现在的交口称赞。他们亲眼看到女儿身上的变化——更懂事了,更能干了,说话做事更有条理了。那“免费管饭”的吸引力渐渐退居次位,他们开始真正意识到,女儿在这里学到的东西,确实是“有用”的。甚至有些家境稍好的人家,开始打听是否还能送女儿进来读书。
顾廷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感慨。他有时下衙回来,会特意绕到女学附近,听着里面传出的读书声、笑语声,看着那些如同春日幼苗般茁壮成长的女孩们,觉得这比他在朝堂上打赢任何一场仗都更有成就感。
明兰的“知否女学”,如同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播下的种子,沐浴着阳光雨露,静静地生长着。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地改变着这些女孩,改变着她们的家庭,也一点点地动摇着那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这一切,都让明兰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也更加坚定了她将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