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274章 刘璋乞降 太子谏言

第274章 刘璋乞降 太子谏言(2/2)

目录

“为何?”刘进追问。

“因为他是主动投降的。”刘皓道,“父皇常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若是杀了主动投降的刘璋,日后再有诸侯抵抗或者其他国家,怕是会想‘反正投降也是死’,就会拼死顽抗,那样我军伤亡就大了。”

肖清芳在一旁暗暗点头——这孩子年纪虽小,却已懂得“攻心为上”的道理。

刘进又问:“那若是不杀,该如何待他?像当初的刘琮那样,封个列侯,食邑千户?”

刘皓连忙摇头:“那也不行!刘琮是献了荆州归降,没打什么硬仗;可这刘璋抵抗了这么久,从成都打到南中,折损了咱们多少弟兄?若是封赏太高,将士们会寒心的,百姓也会说父皇赏罚不公。”

他想了想,眼睛一亮:“不如……贬为庶民。在长安给他一块地,让他带着家眷耕种养老,既保全了性命,显了父皇的仁慈,又没让他占着爵位,两全其美。”

刘进听完,忍不住放声大笑:“说得好!阿皓这分析,有理有据,比朝中某些大臣想得还透彻!”他看向肖清芳,语气中满是欣慰,“你听听,这便是朕的太子!”

肖清芳躬身笑道:“太子聪慧过人,明晓利弊,实乃社稷之福。”

刘皓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却依旧挺着小胸脯:“儿臣只是照着父皇教的‘权衡利弊’去想的。处置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做了什么,还要看这么处置后,对天下人有什么影响。”

“说得太对了!”刘进站起身,亲自给刘皓倒了杯果汁,“这杯赏你的。记住,做君主的,眼中不能只有一个人、一件事,要看到这件事背后的千丝万缕。刘璋降了,处置他时,既要让降者看到希望,又要让抵抗者付出代价,还要让将士百姓觉得公平,这才是帝王心术。”

刘皓接过杯子,用力点头:“儿臣记住了!”

刘进笑着拿起纸笔,亲自写下旨意:

“刘璋虽晚降,然终有归顺之心,念其宗室身份,免其死罪。贬为庶民,迁居长安,赐田百亩,衣食自足,不得干预地方政务。其家眷随迁,由京兆尹妥善安置,不得苛待。南中四郡,着关羽、秦琼、苏定方三路大军接管,安抚百姓,清查世家余孽,务使地方安宁。钦此。”

写完后,他递给肖清芳:“即刻用印,快马送往益州前线,由关羽当众宣读旨意。”

“是。”肖清芳接过圣旨,转身离去。

暖阁内,刘进重新坐回榻边,看着刘皓捧着降书反复琢磨,忽然问道:“阿皓,你觉得刘璋收到旨意后,会是什么反应?”

刘皓想了想:“应该会感激父皇吧?毕竟保住了性命。说不定还会后悔,早知道投降能活命,就不用打那么久了。”

“或许吧。”刘进望着窗外的宫墙,语气意味深长,“但有些人,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低头的。他后悔的,未必是抵抗太久,而是没能像他父亲那样,守住益州罢了。”

他摸了摸刘皓的头:“这世间的人和事,复杂得很。今天你能想到‘贬为庶民’,已经很不错了。以后还要多学、多看、多思,才能慢慢明白,为何有些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要反复权衡。”

刘皓重重点头:“儿臣明白!以后父皇处理政务时,儿臣还想在一旁看着,多学学。”

“好啊。”刘进笑道,“过几日朝议,便带你去旁听。看看那些大臣是如何争论的,再想想若是你,该如何做决断。”

阳光穿过窗棂,将父子俩的身影拉得很长。御花园的秋菊开得正盛,香气弥漫在暖阁中,带着一丝安宁祥和。

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中,刘璋还在郡守府中忐忑等待。他不知道长安的那道旨意,会将他的命运带向何方,更不知道,自己这封字字泣血的降书,最终换来的,是庶民的身份和长安的一亩三分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