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打土豪分土地 燕云安民策(2/2)
李纲答道:“陛下,蒙学之事,确需春风化雨。可仿照内陆一些州县的做法,对送子弟入蒙学堂的家庭,减免部分诸如‘免役钱’、‘河工钱’等杂税,或由官府提供一顿午膳。同时,教材内容或可稍作调整,在《华夏源流》中加重燕云历史与中原联系的讲述,在《忠义故事集》中多收录一些本地或相近地区的英烈事迹,使其更易产生共鸣。还可派遣一些善于沟通、并非一味死板说教的年轻士子前往任教。”
“还有那新农法推广,”种师中补充道,“切不可再行‘一刀切’。司农司的实验田需先在各地择点示范,让农户亲眼见到成效,自愿效仿。地方官若强行推广,引起民怨,当视为失职!”
殿内的讨论愈发深入,一项项针对燕云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被提出、辨析、补充。赵佶看着眼前这群为重振河山而殚精竭虑的臣子,心中的凝重稍减。
“诸卿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论。”赵佶最终总结道,“燕云新附,如同大病初愈之人,用药不可过猛,亦不可不治。当以安抚为主,震慑为辅,明晰法度,促进融合,徐徐图之。”他看向李纲和陈过庭。
“然豪强之根基,在于土地。欲真正收服民心,使百姓归心,均田授田,乃不二法门。”赵佶目光扫过众人,“朕意,在燕云全境,推行‘均田法’!”
他详细阐述构想:“着户部、司农寺,会同燕云各州县,重新清丈所有田亩!无论原属辽国官田、贵族封地,抑或民间私田,皆在清查之列!清查之后,按现籍人口,丁男、丁女皆授予相应口分田!同时,预留部分土地作为‘官田’,一则用于奖励有功将士、安置流民,二则备于未来人口滋生,为新丁授田!”
陈过庭作为吏部尚书,立刻意识到此事的复杂与重要:“陛下,均田乃善政,然清丈田亩、核定人口,工程浩大,非一朝一夕可成。且必触动无数人利益,阻力恐超想象。”
“朕知道难。”赵佶语气坚决,“然此事关乎国本,再难也要做!可先从受战争波及较重、田地荒芜或无主之地较多的州县开始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开。吏部需选派刚正干练之官员,负责此事。皇城司、御史台严密监督,凡有阻挠清丈、隐瞒田亩、欺压农户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他看向张克公:“户部需尽快核算,拟定均田细则,包括授田标准、官田管理、赋税衔接等,务求清晰可行。”
“臣等领旨!”陈过庭与张克公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