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77章 将作问策 流水线策

第77章 将作问策 流水线策(1/2)

目录

京西山谷,将作大营核心议事堂。炭火烧得旺盛,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此刻堂内凝重而激昂的气氛。赵佶端坐于上首,皇后郑氏已于前一日起驾回宫,此刻伴驾的是参知政事李纲、权知工部尚书事苏启明。而堂下,肃立着将作大营各主要坊监的负责人,他们是帝国军工与新兴产业的脊梁。

赵佶目光扫过下方这些面容或沧桑、或精干、或仍带着工匠质朴的负责人,开门见山:“年关将至,北疆局势,诸卿想必亦有耳闻。收复燕云,乃国朝大计,箭在弦上。今日召诸位前来,不问虚言,只问实情:各坊产能如何?能否保障明年大军出征之需?有何难处,今日皆可直言!”

他首先看向将作监正宇文恺:“宇文卿,你总揽技术,先说说整体情形,尤其是铁监(指高炉炼铁体系)。”

宇文恺出列,沉声道:“陛下,京西铁监现有高炉三座,两座运行,一座备用检修,日产铁水稳定在六千斤以上。加之汴京原有军器监铁坊,每月可提供优质生铁、熟铁逾三十万斤,足以支撑目前军械打造及民间用度。然,若大军全面动员,装备损耗、箭簇、铁甲、兵刃补充量将急剧增加,届时产能或显紧张。难点在于,优质石炭(煤)与铁矿石供应,需开辟新矿,扩大开采规模。”

赵佶记下,看向军器监监丞、兼职工部侍郎赵士祯:“赵卿,军器监所属,细细报来。”

赵士祯显然有备而来,语速颇快:“陛下,弓弩院及东西作坊,依新式流程,月产神臂弩一千二百张,步弓三千把,箭矢二十五万支。斩马刀局,月产新式斩马刀、长矛头各两千件。甲胄作坊,包括新设步人甲产线,月产铁扎甲五百领,皮甲八百领,其中步人甲因工艺复杂,目前月产仅三十领。”

他顿了顿,继续道:“产能提升之困,一在熟练匠人不足,二在部分关键材料,如制弩用的牛角、筋腱,制甲用的皮革,供应时有迟滞。若能保障材料,工匠再扩招一轮,产能或可再提升三成。”

接着是斩马刀局的主事,一位名叫陈启年的老匠头,声音洪亮:“陛下,斩马刀局没问题!只要铁料跟得上,工匠们日夜赶工,定能保证前线儿郎不缺利刃!就是……就是淬火用的油脂,若能多用些上好牛油,刀口能更坚利几分!”

赵佶点头,目光转向火药作坊负责人林灵素。

林灵素依旧带着研究者的专注:“陛下,火药坊按新方试制,威力确有不小提升,烟雾亦有所减少。目前月产火药一千五百斤,震天雷铁壳两千枚,装配成震天雷约一千五百枚。困难在于,硝石、硫磺提纯耗时费力,且大量制作,场地与安全压力巨大。若要扩产,需另觅更空旷、远离它处的场地,并增派可靠人手。”

轮到琉璃工坊,新任的琉璃坊主事孙妙手(原为宫廷御用琉璃匠之首)恭敬回道:“陛下,琉璃坊目前主要精力在于制作千里镜镜片与军械所需观察窗,月磨制合格镜片约两百对。至于精美器皿、雕像,产能有限。若需扩大镜片产量,需更多熟练磨镜匠人,且水晶石料供应是关键。”

最后是香露工坊的曹司记,她作为女官,在此环境中略显紧张,但汇报清晰:“陛下,香露工坊目前月产‘芙蓉露’、‘寒梅魄’等各色香露约五百瓶。产能受花卉季节、酒精供应限制。若需增产,需扩大花卉种植,或待来年花季。”

各坊汇报完毕,赵佶沉吟片刻,又问道:“各坊工匠、役夫,俸禄、工钱可曾按时足额发放?可有克扣拖延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