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潜流与礁石(1/2)
秦宇轩设下的“规则屏障”迅速而有效地开始运转。
由省金融办、财政厅、发改委组成的联合审核小组,对平西市提交的产业创新引导基金设立方案进行了细致乃至严苛的前置审核。审核意见反馈回来,条理清晰,依据充分,直指方案中几个关键的风险点:一是政府出资比例偏高,与社会资本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二是基金管理人遴选标准不够透明,缺乏竞争性;三是对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构成和议事规则规定模糊,存在外部资本过度影响决策的可能;四是在防止利益输送和关联交易方面的条款过于原则化,缺乏具体约束力。
这些意见,如同一根根精准的楔子,打在了张克勤试图快速搭建起来的运作框架的关键节点上。尤其是对基金管理人和决策机制的限制,几乎直接针对了他意图让郭永昌等本地资本深度参与的设想。
平西市政府办公室内,张克勤拿着那份厚厚的审核反馈意见,面色平静,但捏着纸张边缘微微发白的手指,透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面前的桌上,还摊开着几份郭永昌等人递交的、关于参与基金组建和推荐管理人的“建议书”。
“市长,省里这审核标准……是不是太严苛了点?照这个改,基金的决策效率会大打折扣,很多社会资本可能会望而却步。”一位跟随张克勤从部委下来的心腹助理忍不住说道。
张克勤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投向窗外平西市略显陈旧但正在努力焕发新生的城市天际线。他深知,这是秦宇轩的阳谋对阳谋。用规则对抗速度,用程序消解个人影响力。他无法公开质疑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因为它们确实站在了防范风险、规范运作的制高点上。
“效率很重要,但规范是前提。”张克勤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听不出太多情绪,“省里的意见很专业,指出了我们方案中的不足。按照要求,修改方案。重点是细化基金管理人公开遴选程序,明确投资决策委员会由政府、专家和市场人士按既定比例组成,并建立详细的回避制度和关联交易审查机制。”
“那……郭总他们那边?”助理试探着问。
“如实告知。强调这是省里的刚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张克勤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同时也告诉他们,规则之下,机会依然存在,欢迎他们凭借自身实力和专业能力,通过公开透明的渠道参与竞争。”
他明白,这番表态传达到郭永昌耳中,对方必然能读懂其中的意味——省里的高压监管,使得之前那种“优先机会”的暗示大打折扣。资本的趋利性和避险性,会让郭永昌这类人重新掂量投入与回报。
果然,消息传出后,“隆泰集团”董事长办公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郭永昌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眯着眼,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石印章。
“张市长这是……被套上笼头了。”他对着心腹幕僚嗤笑一声,“秦宇轩这一手,厉害啊。立好了规矩,谁不按规矩来,谁就是别有用心。咱们之前那些铺垫,怕是要打个折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