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微澜与暖阳(2/2)
宣纸上,几茎墨荷亭亭玉立,荷叶舒卷有致,墨色浓淡相宜,虽笔法算不上顶尖,却自有一股清雅恬淡之气扑面而来。
秦宇轩走到茶几前,低头仔细观赏了片刻,目光柔和了下来。“画得很好,意境也好。”他抬眼看向妻子,发现她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眼神也恢复了些许往日的光彩,“谢谢,我很喜欢。”
他亲自将画轴卷好,放在书柜旁一个显眼的位置。“就放这里,我抬头就能看到。”
这看似平常的互动,却像一缕暖阳,照进了这间充斥着文件、数据和无形压力的办公室,也照进了两人之间曾一度有些隔阂的心田。苏晓棠感受到丈夫的欣赏和珍视,心中那份因弟弟之事而产生的沉重负担,似乎也减轻了一分。她知道自己无法在政治上为丈夫分忧,但至少,可以努力为他守护好一个能够片刻安宁的角落。
家庭的微小暖意,并未能完全驱散外界的风云。几天后,一份来自某知名财经媒体的报道,在网上引起了关注。报道以“陕东探索未来产业基金,风险与机遇几何?”为题,看似客观中立,却引用了多位“匿名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观点,大肆渲染政府主导风险投资的潜在弊端,质疑基金运作的透明度和专业性,甚至隐晦地将此与某些地方盲目投资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相提并论。
报道一出,立刻被一些网络大V和财经账号转载,评论区内质疑声、嘲讽声不绝于耳。显然,这是有人巧妙地利用了舆论工具,试图在公众层面给秦宇轩的改革举措施加压力,破坏其“锐意进取”的形象。
方文谦第一时间将舆情简报送到了秦宇轩的案头。
秦宇轩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看不出喜怒。“意料之中。”他放下简报,对方文谦吩咐道,“通知网信办,密切关注,但不必过度反应,更不要搞删帖那一套。让发改委和科技厅准备一份详细的背景材料和解疑释惑口径,通过官方渠道和友好的专家学者,向社会公众耐心解释基金的设计理念、风控措施和长远意义。我们要相信,道理越辩越明。”
他选择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应对这场舆论风波,这既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对背后操纵者的一种回击——他行得正,坐得直,不惧质疑。
然而,他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媒体的质疑或许可以化解,但隐藏在幕后的那只手,绝不会轻易罢休。李政,或者李政所代表的那股力量,正在用各种方式,试探着他的底线,消耗着他的精力,等待着他出现失误的那一刻。
秦宇轩再次站到窗前,窗外天色渐暗,城市华灯初上。办公室内,那幅墨荷静静立在书柜旁,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一边是暗流汹涌的权力博弈,一边是家中悄然回归的温暖。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淬火成钢,不仅要经得起烈火的焚烧,也要耐得住风霜的侵蚀和暗流的冲刷。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