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方案初磨,暖意先行(2/2)
他将带来的草案推到桌子中央,翻到“实施步骤”那一节,“我初步设想分两步走:第一步,涉农部门立刻动起来。农业局主抓桑、茶试点,林业局负责果木和中药材基地的规划,务必在元宵节前,把各个试点的工作专班、责任人员落实到位,架子先搭起来。第二步,正月十五过后,立即召开全市范围的动员大会,号召乡镇干部、党员带头承包示范田,同时遴选一批有经验、有威望的种植大户作为‘技术带头人’,政府提供定向支持和补贴,形成‘传帮带’机制,绝不能让老百姓单打独斗,承担所有风险!”
“秦市长,这个思路好是好,”计委的副主任扶了扶眼镜,眉头微蹙,手指点着草案上资金预算的部分,“可咱们市灾后财政底子薄,方方面面都要钱。安康有世行贷款,咱们现在申报,先不说能不能成,光是这审批周期,会不会太长?远水难解近渴啊。”
“有困难,但要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秦宇轩语气斩钉截铁,从随身文件夹里抽出一份红头文件,是省计委刚下发不久的关于申报新一期世行贷款项目的通知,“我仔细研究过政策,也电话咨询过省里的同志。今年省里有三个扶贫类项目的推荐名额,我们的基地建设规划,完全符合申报导向。我已经让办公室的同志在准备基础材料了,下周就正式报市委,建议由市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对接省发改委和相关机构。另外,国家造林项目还是一个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当年他们搞山区综合开发,各级党政机关都分包了山头和地块,干部带头示范。我们也可以推行‘局包村、干部包点’制度,每个局对口支持一个村的特色项目,真抓实干,做出样板来,这样才能真正打消群众的顾虑!”
会议一直开到正午时分,窗外的雪粒不知何时已悄然停歇,久违的冬日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透过玻璃窗,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散会时,老周用力握着秦宇轩的手,这位老农业干部的手掌粗糙而温暖,指节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红:“秦市长,有您这番布置,我们底下人干活心里就有底了!之前最怕政策来回变,干到一半没了下文,现在连申报时间表都定了,真是感觉心里亮堂了一大截!”
秦宇轩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恳切:“老周,关键是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春节前,务必把政策宣传到位,到村到户,讲清楚,说明白,别让乡亲们过年还心里七上八下的惦记这事。”
回到办公室,秦宇轩刚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办公桌上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里面传来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清晰而恭敬的声音:“秦市长,陈景明书记请您下午四点到他办公室一趟,想和您初步议定本周五常委会的议题安排——重点,就是您提交的那份经济复苏方案。”
放下电话,秦宇轩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在草案封面上。他想起昨天回家时,妻子苏晓棠一边帮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一边轻声说:“念安今天又问,爸爸什么时候能休息,陪他去广场放风筝。”他拿起笔,在草案最后一页的空白处,郑重地添上一行字:“核心目标:正月十五前完成所有试点选址与政策入户,绝不耽误春耕生产。”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中,窗外的阳光恰好偏移,暖暖地照在“民生”二字上,将那墨迹映得格外沉凝,也仿佛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