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259章 方案初磨,暖意先行

第259章 方案初磨,暖意先行(1/2)

目录

1995年1月16日,康安市,寒冬正盛。清晨的浓雾如同浸透了冰水的棉絮,沉甸甸地笼罩着整座城市,迟迟不肯散去。凛冽的北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抽打在行人的脸上,也抽打在市政府办公楼那些略显陈旧的窗玻璃上。不过早上七点刚过,多数窗户还是一片漆黑,唯独三楼东侧那间办公室的窗口,已然透出了一片温暖而执着的橘黄色光芒。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宇轩端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身影在灯光下拉得细长。他从康复医院归队不过半月,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却已几乎被文件淹没。左手边是待审阅的日常报告,右手边则是他重点关注的项目规划。最上面,端放着那本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关于借鉴国家造林项目推进康安经济复苏的实施方案(草案)》。文件的蓝色封皮边角,已被反复摩挲得微微起毛、泛白,无声诉说着主人在病榻上也未曾停歇的思虑。

“秦市长,市府办已经把各部门对草案的反馈意见初步整理出来了。”秘书小陈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将一叠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材料放在桌角,他呵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瞬间拉成一道短促的烟柱,“另外,李主任刚才来电话,说农业局和发改委的同志已经到小会议室了,想趁您上班前这点时间,再抓紧碰一下‘五大商品基地’选址的具体细节。”

秦宇轩从一堆数据中抬起头,眼中带着些微血丝,但目光依旧锐利。他点了点头,指尖在草案上“桑、茶、烟、果、药”五个关键字上依次点过,指腹能清晰感受到打印墨迹微微凸起的质感。“请他们稍等十分钟。”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把国家造林项目利用世行贷款的案例最后几个关键数据再核对一遍。”

他翻开小心夹在草案中的一沓参考资料,那是他托人多方搜集来的,纸张已然泛黄,上面布满了用红笔勾画的圈点和批注。其中一页,清晰地记录着国家造林如何利世行贷款,成功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辉煌战绩。这行数据被他用钢笔重重地标上了波浪线,旁边是一行蝇头小楷的批注:“康安山区面积占比超百分之六十,情况类似,可优先申报国际金融组织的扶贫类优惠贷款,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捆绑申报。必须赶在春节前,完成初步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十分钟后,秦宇轩裹紧了那件半旧的藏青色呢子大衣,步履匆匆地走向小会议室。刚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烟草和茶水气息的热浪便扑面而来,同时传入耳中的是农业局局长老周那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

“……康南镇东边那片坡地,我们是反复考察过的!去年夏天那场五十年不遇的大洪水都没淹到那儿,证明排水好。关键是土层厚实,酸碱度也合适,种桑树养蚕再合适不过了!北乡那边,海拔高,冬天比市区能低个两三度,寒气重,但这正好符合优质茶树耐寒、喜云雾的特性……”老周正俯身在一张摊开的康安市地图上指指点点,一抬头看见秦宇轩进来,连忙将地图往桌子中央又推了推,脸上挤出些许皱纹,“秦市长,您来得正好。这几个选址,我们前期已经跟见,老百姓的积极性是有的,就是……就是普遍担心后续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怕种不好,白费力气。”

秦宇轩拉过一张木椅子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在地图上老周手指的地方仔细巡睃。他的手指最终坚定地点在标着“康南镇”的区域上,沉声道:“技术支撑的问题,我和省农科院的领导初步沟通过,他们原则上同意开春后派专家下来驻点指导。但我们不能干等!我的意见是,试点先行,立刻定下来。春节前,必须把具体的种苗补贴、肥料补贴政策白纸黑字拟清楚,下发到村到户,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过年也过得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